主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7芝加哥開示(第九、十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3eHdnXAyBY&list=PLRjA8Q5AxGFEDJqKEsOxycpVCmWqcG8dK)
日期:2018年3月16日
(第一輪)
普門品的最後一回學習,是重頌部分。這個重頌部分是以偈頌形式把長行文的內容大致複述一遍。不過,實際上,重頌部分的某些內容,長行文是沒有的,按和上的解說,這些內容很可能是經家或譯經家的一些眉批或補注,在譯經時連帶一起並在譯文中。我們一方面可把它視為對長行文的補充,另一方面也可視為一個切入點去進行摸索。
有一點想另外帶出的是,普門品的頌文是後來加上去的,譯者是隋朝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較鳩摩羅什晚約百多年。
如果比較內容,會發現重頌部分的十二大願跟長行文部分會略有不同,而重頌部分也沒有很詳細去展開三十二應身的描述,但對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作用卻有更多的著墨。在「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一句,更帶出了一個五觀行法。
從這些同異之處,我們更容易看到當中突出的地方,或者是互為補充的地方。和上說,普門品的內容背後應該有論的支持。從不同譯者的不同譯文中可看到,不同版本的增刪之處,或許就是原有經論的一些影子。
另外,不同譯文本身也反映著譯經家各自的語言模式和思維模式,甚至是行為模式。從長行文中,三十三應身以後就帶出了一個供養的行法,而在重頌部分,尾段則有一個五觀行法。共通的是,長行文和重頌部分提及的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作用和特徵:能滅諸有苦、無剎不現身。
共通的行法還有一點,在於一字:「念」。和上的教導,即是「黏」。願共參之。
(第二輪)
上一輪提到「念」,念是心念,是黏上心去。和上以現代意義來加以詮釋,就把它叫做「激發」。
念「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同時,實際上就是要自己喚醒「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把它激發出來。這個過程也就是修行。
至於用什麼方法,要靠自己去摸索。積極、追求突破的心態是一個基礎,所謂的「無明暗障」,要靠自己隨時隨地去反省。反省,是覺醒的一個下手處,避免落入慣性。慣性又即是所謂的「相續心」、「輪回本」。
另一個重點,是放下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什麼,我個人的定義是社會主流的某些觀念,或者是文化。它本身有機會隨時地去改變,但也有的是根深蒂固的一些觀念,例如「追求經濟成長是必然的」。當中的必然性,自己要有反省,真的必然嗎?問題的核心在哪?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所謂的主流觀念、文化,是適用還是不適用?
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重點在修復、平衡、離苦。他提醒我們定下來、靜下來,透過反省、改變去取得修復、平衡,從而離苦。這是面對困難的基本進路,所以能在各種困難時候都能應用。「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就算是「死苦」,心只要黏上觀世音,靈就可以定下來。或許色身痛楚,心靈亦可安定。當然,這要視乎個人的功夫修為。
(第三輪)
前面提到一個五觀行法,經文即是「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和上把它拆做十門,五觀各分止和觀,即是:真止、真觀、清淨止、清淨觀、智慧止、智慧觀、悲止、悲觀、慈止及慈觀十門。
如果按華嚴的劃分,「真觀」即是真空絕相觀,「清淨觀、智慧觀」即是理事無礙觀,「悲觀、慈觀」即是事事無礙觀。
老實說,這裡每個中文字都懂,加起來是什麼卻真的不懂。和上在開示中沒有很具體的說,只是提及可以在行法中把這五觀融入。但具體是什麼,實在要留一個疑情。
在怎樣修行這個問題上,和上提醒我們要先用心,例如不要把修行當作休閒活動,要自己從實際行法去瞭解。以前的誦經、念佛對現代人或者已效用打折,那就先進行結界工程、華嚴工程去調整,重新開始。
有關修行,有一段我認為可以為自己作為提醒:「真正的修行是指你在工作中,生活中有理想,而且會堅持,即使遭受挫折、失敗,依舊堅持不退,這才是修行人。」
遭受挫折、失敗,是修行中必有的事,觀世音菩薩就為我們修復。不論我們要培養哪個生命因素,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都可以融在其中擔當修復工作。這個就是「普門示現」的神通交融力。願大家都能感受此生命力。
普門品的最後一回學習,是重頌部分。這個重頌部分是以偈頌形式把長行文的內容大致複述一遍。不過,實際上,重頌部分的某些內容,長行文是沒有的,按和上的解說,這些內容很可能是經家或譯經家的一些眉批或補注,在譯經時連帶一起並在譯文中。我們一方面可把它視為對長行文的補充,另一方面也可視為一個切入點去進行摸索。
有一點想另外帶出的是,普門品的頌文是後來加上去的,譯者是隋朝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較鳩摩羅什晚約百多年。
如果比較內容,會發現重頌部分的十二大願跟長行文部分會略有不同,而重頌部分也沒有很詳細去展開三十二應身的描述,但對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作用卻有更多的著墨。在「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一句,更帶出了一個五觀行法。
從這些同異之處,我們更容易看到當中突出的地方,或者是互為補充的地方。和上說,普門品的內容背後應該有論的支持。從不同譯者的不同譯文中可看到,不同版本的增刪之處,或許就是原有經論的一些影子。
另外,不同譯文本身也反映著譯經家各自的語言模式和思維模式,甚至是行為模式。從長行文中,三十三應身以後就帶出了一個供養的行法,而在重頌部分,尾段則有一個五觀行法。共通的是,長行文和重頌部分提及的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作用和特徵:能滅諸有苦、無剎不現身。
共通的行法還有一點,在於一字:「念」。和上的教導,即是「黏」。願共參之。
(第二輪)
上一輪提到「念」,念是心念,是黏上心去。和上以現代意義來加以詮釋,就把它叫做「激發」。
念「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同時,實際上就是要自己喚醒「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把它激發出來。這個過程也就是修行。
至於用什麼方法,要靠自己去摸索。積極、追求突破的心態是一個基礎,所謂的「無明暗障」,要靠自己隨時隨地去反省。反省,是覺醒的一個下手處,避免落入慣性。慣性又即是所謂的「相續心」、「輪回本」。
另一個重點,是放下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什麼,我個人的定義是社會主流的某些觀念,或者是文化。它本身有機會隨時地去改變,但也有的是根深蒂固的一些觀念,例如「追求經濟成長是必然的」。當中的必然性,自己要有反省,真的必然嗎?問題的核心在哪?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所謂的主流觀念、文化,是適用還是不適用?
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重點在修復、平衡、離苦。他提醒我們定下來、靜下來,透過反省、改變去取得修復、平衡,從而離苦。這是面對困難的基本進路,所以能在各種困難時候都能應用。「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就算是「死苦」,心只要黏上觀世音,靈就可以定下來。或許色身痛楚,心靈亦可安定。當然,這要視乎個人的功夫修為。
(第三輪)
前面提到一個五觀行法,經文即是「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和上把它拆做十門,五觀各分止和觀,即是:真止、真觀、清淨止、清淨觀、智慧止、智慧觀、悲止、悲觀、慈止及慈觀十門。
如果按華嚴的劃分,「真觀」即是真空絕相觀,「清淨觀、智慧觀」即是理事無礙觀,「悲觀、慈觀」即是事事無礙觀。
老實說,這裡每個中文字都懂,加起來是什麼卻真的不懂。和上在開示中沒有很具體的說,只是提及可以在行法中把這五觀融入。但具體是什麼,實在要留一個疑情。
在怎樣修行這個問題上,和上提醒我們要先用心,例如不要把修行當作休閒活動,要自己從實際行法去瞭解。以前的誦經、念佛對現代人或者已效用打折,那就先進行結界工程、華嚴工程去調整,重新開始。
有關修行,有一段我認為可以為自己作為提醒:「真正的修行是指你在工作中,生活中有理想,而且會堅持,即使遭受挫折、失敗,依舊堅持不退,這才是修行人。」
遭受挫折、失敗,是修行中必有的事,觀世音菩薩就為我們修復。不論我們要培養哪個生命因素,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都可以融在其中擔當修復工作。這個就是「普門示現」的神通交融力。願大家都能感受此生命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