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華藏工程 主題:學佛學什麼?


華藏工分享稿及課後報告
主題:學佛學什麼?

日期:2018424
:晚上7:00-9:00
地點華嚴學會

一、課後報告

-  第一次參加實體華工,感覺直接,人與人間的交流,不單只是文字、說話的交流,還有身體、眼神、動作中流露的一點一滴,從中去感受別人的分享、別人的心情。

-  這次華工,從「學佛學什麼?」這個主題,帶動了同修回想過去的學佛經歷、過去的軌跡,從而找到今天的定位,也一再喚起對善知識的感恩。

-  過去凡是屬於佛教的都要學,能力所及、能力不及的也要學。學佛是這樣嗎?有同修分享過去的一道瓶頸,直至遇到和上的法。過去的片片所學,不一定是錯,只是欠缺一張藍圖,把它們串連起來。和上的開示就像那張藍圖,幫助同修把片片拼圖重新組合起來。倒過頭來,如果沒有過去的經歷,或許在遇到和上時,也未能覺察當中的珍貴。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或許想像不到,但只要堅持摸索,因緣到來時那次重新組合,感受會煥然一新。

-  學佛的一個關鍵是學著不用大腦,但怎樣不用大腦,實際上也是一個疑情,同修對此很有感受。

華工內容好像都關於知識,但如果要去認真聆聽,當中也包括一次整體的投入。就像上面提到,不只是用耳聽說話,還有用眼去留意對方動作、眼神,以及用心去感受對方的心情。全部加起來是一個整體,那才是完整聆聽同修的一次分享。

在接收這些分享的同時,我們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起伏,這些自己要去留意。不準插話、不準接龍,表面是華工規則,實際也是一道「戒」去幫助我們對自己心念有一個覺察。

這些整體的投入,對自己心念的覺察,應該也是「不用大腦」的一部分。

-  有同修表示,學佛離不開「因、果、緣」,另外亦有同學表示想藉著數字的表法去探索各種宗教的共通之處。一個題目,有關於佛教的東西,也有關於佛教以外的一些探索。不同的人有不同角度。

二、分享稿

(第一輪)

對於「學佛學什麼?」這個主題,我分開兩個部分來談,一個部分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另一個部分是這個問題可以如何去運用。先講第一個部分。

如果從歷史來看,佛即是佛陀,即是釋迦牟尼佛。他放棄王位,尋求離苦得樂的方法。在各種外道的修學中,他都得到了最高的成就。不過,他認為這些所謂最高的成就都並不究竟。最後,就算是經過苦行,他都不認為從中可以得到究竟的覺悟。

在放棄苦行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他再在菩提樹下探尋,最後最後,在明星劃過的時刻,他得到最終的覺悟。

這個覺悟,我們現在稱之為真實生命的覺醒。學佛學什麼?第一個就是去摸索真實的生命應該是怎樣。

華嚴經經首描述了佛陀始成正覺那個生命境界,但那是只是文字上的描述,我們體會得到嗎?真實生命的存在我們體會得到嗎?這是學佛的一個重要問題。

接著第二點,我們怎樣才能體會得到那份真實生命的存在呢?或者說,我們意識到我們有一個生命的故鄉,那我們要怎樣回去呢?所以,學佛第二個要學的是回到生命故鄉的方法,或者說要有一個生命的藍圖。

在佛陀的經歷中,我們會看到,生命的覺醒不在於禪修的舒服,不在於苦行,亦不在於四禪八定。或許在摸索的時候會走過這些路,但這些都不是終點。佛陀最珍貴的指導,是指導我們如何出三界去體驗真實的生命。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的方法有很多,要看個人的性格,或者叫性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上說,那是一個工程,就算只是定位也是一個工程。定位以後才能開展以後的修行。

學佛學什麼?簡單的說是要探尋真實的生命是什麼,跟如何去探尋。這是我的第一輪分享。


(第二輪)

第二輪分享是對第一輪的內容作補充。主要有兩點。

第一,在探尋真實生命的路途上,出三界證得阿羅漢以後,即是基礎佛教中的最高成就。和上稱之為證得非人格性法身,所謂非人格性法身,即是自己有自己的成就,而這個成就跟眾生無關。在大乘佛教中,所重視的是人格性法身,眾生的生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整個法身裡頭,法界中眾生的生命跟我的生命是同一個,不是別的。出三界後入法界,但這還沒有結束,下面還有工程要做,那個才是永恆生命的起點。

學佛不單是學出三界,還要在入法界後起用,完滿全體生命。法界重重無盡,華嚴行法的準則則在於無盡的超越。

第二,我們看佛陀的教導要學著覺悟、學他的方法,但也要看看我們的起點在哪裡。這是重新審視自己人生的一個開始。

佛陀是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各樣具足,然後才覺得生命有所不對勁而選擇出家修行。我們現在有些人不是,學佛只是想學著舒服,或者有什麼不如意,要找一個避難所。

這些不如意不一定都錯,可能還是一個很好的入道契機。但在正式修學前,還是要先調整好自己的人格性。人生的不如意有些是心靈扭曲的反映,又或是「灑掃、應對、進退」一類的基本生活技能未能掌握。這些在正式修行前都要調理好,否則在正式修學時會做成障礙。

在華嚴的資糧道中,要培養好五大人格性,即是完整的人格、健全的人生觀、健康的心理、和諧的人際關係和沒有扭曲的人性,這些都要求有九十分。然後,要有一個正常的家庭生活、正常的社會生活。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那才是出離心的萌芽,背後不是逃避,沒有扭曲,追求的是生命的突破。

學佛,要包括審視自己的起點,然後有所調整再出發。

這是我的第二輪分享。


(第三輪)

第三輪分享,是我分享的第二部分,我把「學佛學什麼?」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工具去考慮它的作用。

剛才提到學佛學什麼的自我解答,實際上是自己要去建立對佛教的一個認知。這個認知會成為一個基準、甚至是一個目標,讓我們以後在修行中能夠有所反省、檢討。

我們所學符合佛陀的教導?我們走在真實生命的歸途上嗎?我們有沒有偏離?我們有沒有逃避?我們有沒有念及眾生?

這些問題,我們在修行路上,當有障礙時,會是一種提醒,起著矯正的作用。

另外,當我們思考「學佛學什麼?」這個問題時,又好像我們走在郊野中,想想自己的目的地在何處,又看看自己身在何處,再想想自己有沒有走錯路、路要如何走。

當我們還是博地凡夫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對真實生命只是一種嚮往,它實際是怎樣我們並不清楚。「學佛學什麼?」實際上可以激發起我們對真實生命的種種疑情,推動我們去實踐、印證。

按和上的開示,這裡提到的疑情,可以分開兩部分來看,一個是對虛妄的厭惡、一個是對真如的企求,統合起來就是對於生命的真相如何產生的一團疑惑,一直要去探討解答。我們自己要能夠從內心裡去產生,生命到底是怎樣?要慢慢去感受那個生命的原貌,想要找到真相到底是什麼。你會看到,疑情背後是一種動力,推動我們去實踐,所印證的即是智慧的成就。

對於「學佛學什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有簡單的解答,也有它實際的運用。可以作為一個基礎的入門問題,也可以作為實修中一個起指標作用、引導作用的重要提醒。

這是我的第三輪分享。


我此普賢殊行 無邊勝福皆迥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