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星期三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海雲和上講記 2007芝加哥開示(第七、八集)筆記

第三季 第四次網絡華藏工程筆記
主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7芝加哥開示(第七、八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01WZruCeo&index=39&list=PL28B7016A4A85FB)
日期:2018年3月1日

(第一輪)

農曆新年,先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菩提不退!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普門品,內容是海雲和上2007年開示的第七、第八集。經文部分,是三十三應身以後的一段。從三十三應身以後的一段,即是佛陀讚嘆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的一段,到重頌部分之前的長行文,它可以獨立抽出來看、抽出來讀。今天我集中談這部分經文。

第一段經文: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這裡總結了前文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應身渡眾的方法,接著是佛陀對觀世音菩薩的讚嘆。這裡也實際上總結了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三個特質。

第一,「以種種形,游諸國土」。這個生命因素會因應不同情況發揮作用,應以什麼形態示現,就以什麼形態示現。這也是四攝法的「同事」。從另一個角度去演釋,這個生命因素就在各個生命之中,無處不在。

第二,「以種種形,度脫眾生」。從三十三應身的經文可見,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會中和一切苦難。不平衡的地方,觀世音都令它平衡,而且是全方位的。這裡「以種種形」也可以演譯為全方位。

正面來說,全方位的平衡,即是指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成長的同時,也會帶動其他的生命因素同時成長。

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即是培養自己生命中這個內在平衡的生命因素,從而去除苦痛、激發成長。是故「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第三,「施無畏者」。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可以在遇事時帶來冷靜,在冷靜中摸索出路。這裡我的感覺就像小時候,有事就叫媽媽一樣,但這裡是呼喚自性這個媽媽,讓她帶給我們溫暖平靜,把畏懼、扭曲的心穩定下來,再而謀求解決辦法。

短短一段,定義了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

(第二輪)

第二段和第三段,原文就像小說情節一樣,和上把它解說得很精彩,提示我們不要真的當成小說輕易放過。

這裡講兩個生命因素的融和,而這個融和是透過供養來成就的。我們來看經文: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無盡意代表著生命中永恆、無盡的一個因素,他「解頸眾寶珠瓔珞」,是要把生命中最重要的、最尊貴的拿出來。透過這個做供養具,起法施供養。對菩薩來說,「眾寶珠瓔珞」可喻意為法門。如果運用十大願王的語言模式,這個法施供養就是帶著七菩提分同時起用。這裡,即如以重重無盡的七菩提分法培養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

簡單幾句,讀過去是幾秒鐘,行法上卻是重重無盡。和上在解說時也順帶提出,如果要按此起壇修法,是不容易的事,第一個要有空間,第二,要齊備法本、護法和當機眾。當中的當機眾包括真正的功德主和當機眾行者。

再來看經文,「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和上的解說是兩個生命因素的融合有一個磨合期。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當以七菩提分法去培養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過程中會有挫折、阻礙,不一定一帆風順。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這是一種堅持,不退轉的表現。只要是堅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阻礙最後都可以掃除,轉化正反對立為圓融。

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與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激盪,牽引出下一段佛陀出場,這是普門三聖的一個場面。我留待最後一輪分享。

(第三輪)

上面提到兩個生命因素的融合,第三段講融合後的迴向、境界和成就。我們看經文: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目*侯] 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當無盡意菩薩一再堅持供養觀世音菩薩,最後引出的是佛陀。這裡的喻意,是無盡意與觀世音這兩個生命因素的融合即是佛陀的成就。而經文中佛陀說的一段話,可以見到這個生命因素的融合是建立在觀世音菩薩的悲心上,以觀世音悲愍眾生的基礎,「受是瓔珞」。

當觀世音菩薩接受這個供養,或者說與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融合後,即「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這裡意涵兩個生命融合後的兩種狀況,一是兩個生命因素的融合後,一迴向即成就佛果,二是成就佛果的同時亦接通一切佛境界。成就佛果,也通一切佛境界,神力自在。

來到這裡,我們看到這三段構成一個很完整的核心。第一,它總結了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作用。第二,它簡述了行法重點,用現代語言來說,即是依於對眾生的悲心,去行七菩提分法供養。而這個法供養,倒過來也會培養出對眾生的悲心,起觀世音的作用。當中或許有挫折,但堅持下去就可以得到成就。第三,它預示了這個行法的佛果,而這個佛果是融通十方三世諸佛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海雲和上講記 2007芝加哥開示(第五、六集)筆記

第三季 第三次網絡華藏工程筆記
主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7芝加哥開示(第五、六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9RJ_uNLk8&index=25&list=PL28B7016A4A85FBC6)
日期:2018年2月2日

今次華工來了位新同學,但卻多了些支節。首先,另一位師姐突然因事未能親身參與。然後,開始的時候竟忘了念開經偈,要第二位分享時補上。進行期間,各輪的分享又經常超時。這些我們都要檢討。記得初時參與華工,寶珠師姐都不厭其煩重覆又重覆說明華工規則、華工重點,現在想來,真的不是囉唆,而是有其必要。

慶幸的是,新同學未有受太大影響,雖然開始的時候會緊張、話也不多,但在第三輪發言時,可以口若懸河的說,明顯是突破了一重隔膜。我們都期待大家可以繼續摸索,一同成長。

回到分享內容,我的三輪分享主要就多所饒益、求男求女、常應心念和四事供養來講述。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可以激發我們內在心靈和外在環境的全方位成長。此外,觀世音還可以加強我們積極正面的成長因素,消除我們消極負面的障礙痛苦。在生活中常常提起(而非過份要求24小時一直提著)這個生命因素,他的作用自會慢慢顯露出來。

經文中,提到四事供養,文理是在講說提起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比四事供養的功德還大。但和上透過經文的講述,卻另外教導我們應如何去進行供養,從而培養自性善根。

供養有兩個要點:第一、我們供養時要帶著十大願王的法供養,從而去培養我們的自性善根。至於怎樣帶,沒有要求一定要七個都帶起,而是應該按著生活中遇到的,在供養中帶起一至兩個。例如,遇有天災,你要供花,供花時可以帶著代眾生苦這個願去做供養。要提醒自己不要怠惰,或者供水供花時就念著要如說修行,或是要勤修善根。這樣慢慢把心性轉化。第二、供養時要有供具作媒介,去帶起那個供養、那個心念,避免「空中樓閣」。不要把七個背起來就叫法供養,要想想在現實中透過媒介去發揮出來。

簡記如上。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海雲和上講記 2007芝加哥開示(第三、四集)筆記

第三季 第二次網絡華藏工程筆記
主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7芝加哥開示(第三、四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5A1ESbROg&list=PL28B7016A4A85FBC6&index=13)
日期:2018年1月26日


今次學習第三、四集,主要談普門十二願。上一次分享的功課中已提到,法華經是一部融合了大小乘的經典,當中也有宗教化的背景,在和上的開示中,就建基於這個背景,分別從日常生活、微觀佛法和宏觀佛法三個面向去講解每一個願。

我們可以看到,一樣的經文,在不同的角度下,可以有不同的演繹,但那個核心沒有改變。

「一心稱名」在微觀佛教中,可以指透過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將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把無明通通翻掉,同時帶動其他生命因素一同成長。而在宏觀佛教中,「一心稱名」是指透過實踐觀世音菩薩的願力,讓社會「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得到治癒。

火是什麼?水是什麼?求寶入大海有什麼意涵?單看經文好像都是神跡,但和上都用現代的例子跟我們解讀。如果問怎樣跟他人講解佛教、華嚴,能夠解構經典的語言模式是當中必要的能力。

師姐在各組華工開始之先就拋出一個自由分享題目「如何向陌生人介紹華嚴?」。我個人認為,一個人要接受什麼宗教主要講緣份,但如果要說,我會把對象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沒有佛教背景的一般人,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基本為人處事為入手,所謂「灑掃、應對、進退」,五大議題等等。這裡不強調宗教,避免佛裡佛氣,重點是一個健康的人格養成。實際上,對一般人來說,能夠處理日常事情,再談宗教,會比較健康。

第二類是對佛教有一點接觸的人,我們可以借和上對主要眷屬經的開示為接引。藥師、彌陀、觀音、地藏,視菩薩為生命因素,視報身佛為生命因素的完滿。這些眷屬經都是一個基礎,學習如何定位、如何啟發自己的生命特質、如何轉化惡質、雜質。這是華嚴的一個入門。

第三類是對佛教有較多認知,或者是跟華嚴有特別緣份的人,可能就從淨行品、普賢行願品入手。傳統上,華嚴的入門主要就在淨行、行願、梵行三品。在佛境界上,和上特別提出了華嚴經經首。這個也是入門處。

不過話說回來,跟他人介紹,自己也要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基礎。東方宗教,不論佛、道,相對上較少傳教活動,主要是親族朋輩間的影響。自身的改變、轉化,是吸引他人最好的地方。另外,如果只是佛裡佛氣,不能考慮現實處境、沒辦法與人溝通,只會是轉進「佛教象牙塔」,理事就不能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