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海雲和上講記 - 禪觀(第三、四集)筆記

第三季 第七次網絡華藏工程筆記
主題:禪觀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禪觀(第三、四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F73W2O9Yk&list=PLAEEE3D10A5205321&index=11)
日期:2018年3月30日


第三、四集的開示內容,主要講述由初始生命探索的階段去到參禪的階段。若要大體去界定,初始的生命探索是修行前的資糧道,禪修階段則是要培養對法身的感受,而參禪階段是要破除識性、長養根性的部分。整體為十信位以後法界觀的前行資糧。

為免進行禪觀時有種種障礙,修行前起碼要具備三階資糧:第一階的資糧道,人格性要健全。第二階,在人格性建全的基礎下,要有健康正常的家庭生活,也能夠在社會中過正常生活。第三階,在社會中有正常生活的基礎下,會懂得問自己這樣的生活對嗎?這是出離心的生起,亦是追求真實生命的價值的開端。

接下來是一個揀別、尋找的過程,揀別是揀別正法、邪法,尋找是找尋善知識、師父。從佛教教義去判別,七菩提分、八正道這些都是正法,偏離開這些就是邪法。至於跟師父,有一個大原則,是要完全信託。畢業了可以跟第二位善知識學,但在修業期間就要完全信託你的師父。在師父身上,我們主要學習行為模式、實際功夫這個部分。

在禪觀的修法上,分有技術面和工程面,一個修定,一個修慧,這兩個都要修。技術面的開始,是禪修階段,從禪坐、粗住、細住,一直到觸功德的產生再到置心一處。在華嚴禪的指導中,這個禪修階段透過數、隨、止三法進行。定的狀況,有數法文法、隨法文化、止法文化;慧的狀況,有數法功德、隨法功德、止法功德。這是從五停心觀的數息做為入門,當呼吸成為一個系統,呼吸身就成立了,其中的功德,實際就是感受法身的存在。

在禪修階段,要特別留意不要掉進舒服坑,只坐舒服禪。這種舒服禪會感覺舒服,像度假,但會令生命枯竭,跟解脫無關,古時就叫做枯木禪。

禪修屬於粗禪觀,或稱初級禪觀。置心一處以後是細禪觀,進入參禪階段。進入參禪階段已經是橫出三界。

置心一處是禪修轉入參禪在技術面的關鍵處,當中有三要件,或稱之為參禪金三角。
1.     數息是置心一處在一個地方
2.     放輕鬆
3.     息出息入要很清楚

在工程面上,意識要下降,染識要放下,謙虛,到淨識這個狀況。

開始參禪,就會看到心的軌跡,識性破一分,根性長一分。見八識識成概念時,是初果位、初信位。見五蘊識成八識識時,是二果位、三信位。三果位是五信位。破我執無明,是四果位、七信位。破法執無明,是九信位。十信位是法身的資糧。再後面開始起法界觀,已經是法身大士的微妙禪觀。

雖然這些現在學來像知識,但某個階段以後就無法講這些,所以現在就要學起來。

有幾句還想記下:
· 善待靈性,尊重己靈
· (在禪修中) 感受法身存在是第一要務
· 智慧是感受生命存在的能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