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禪觀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禪觀(第七、八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_ZUOMZ-t4&list=PLAEEE3D10A5205321&index=35)
日期:2018年4月20日
(第一輪)
今天來到禪觀的第七、八集。首先抱歉,這次未能親自參與,只能留下分享稿。
經過這幾次學習,越來越覺得親身參與的重要。我們華工的準備有知識層面的部份,但重心是在實際進行中「聆聽、欣賞、接納」這部分的訓練。這部份沒有親身參與,重心就訓練不到。就像禪修、參禪,口頭上或許可以娓娓道來,但實際功夫不是說說就能掌握。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次禪觀學習的難度有點高。他難在有的東西你還欠很多條件才能體會,文字上的意思實際是怎樣,可能跟現在所理解的南轅北轍。或許在知識層面上,我們會覺得和上的開示很精彩,但精彩還精彩,背後要真實的踐行才會有所體會。而且,那種體會實際上會因著個人性格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這次學習來到法界觀這個部份。但不要忘記前面,前面有參禪,再前面有禪修,禪修之前還有資糧道。這些一步一步來,最後才到法界觀這個部分。
和上說,法界觀的意思就是讓我們能夠覺醒,感受到我就在家裡,我就在這個真理的家裡頭。
那個訓練是什麼呢?我們要把剛才提到的資糧道到參禪的部分都架構起來,然後要全部放下,是要全部放下!然後再能全體起用!我想用一個詞去講,叫做「內化」。
這是什麼意思呢?架構起來,全部放下,一次提起。我只能說自己或許有個大概理解,但這個理解是不是和上的意思,會是一個疑情。
我們學東西都是一步一步來,學「應對進退」可能會拆解出一項項來學,學數理科學也會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的學。但實際應用中,你不是把所學的逐條想一下再搬出來,很多時遇到事情、碰到情景那一刻你就要作反應。那種反應,就是內化以後的功夫。對於修行,那種反應就是法界現前,全體起用。但怎樣是「法界現前、全體起用」?我們要經過實修去印證。
(第二輪)
第二輪中,想分享兩點。一點是活潑,另一點是矛盾。
接第一輪,法界觀的要求是全部放下,一次提起。這裡頭的另一重意義,是反映了法界並不僵化,而是一直在變。如果還守住一個個框框,根本就難以體會真實的生命。所謂「一次提起」,是指對應不同情境都能起到相應的反應,這是內化以後的功夫。
和上提到,每次修法,壇城佈置都是一樣,但每次的心境卻可以不同。所觀的境一樣,能觀的境卻不同,心境在變,整個法界在變,一直在變。全部放下,才能活潑應用。「生命的存在是如湧泉般豐盛」。
上面是活潑,下面是矛盾。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靜寂」;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過,轉過頭來,又有說「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這些矛盾在佛教中隨處可見,實際是什麼意思呢?
和上在開示中,舉了一個「小孩例子」,我覺得很能對應這類矛盾問題。
小孩子在玩,玩得高興,你卻拿走他的玩具。他生氣,又哭,但你還不給他。再逗他,他會又哭又鬧,眼淚鼻涕齊下。好了,弄到某個程度,你還他玩具,他卻不領情,還生氣,然後撒嬌。這個時候,你多給他一個棒棒糖,嘩,又玩具又棒棒糖,他面上還在哭,嘴裡卻在笑。
這個時候,你會見到生命的存在,但生命存在在哪呢?就算你找照相機把每一幕都拍下來,那每一幕都不是那個生命。不過,這一幕幕構成一個媒介,會讓人體會到生命的存在。是的,所有相皆是虛妄,但小孩哭笑,亦無非般若。
我們要培養那種感受,而這種生命感受的部份,是屬於粗禪觀這個部分。但就算是粗禪觀,我們也會見到生命的活潑。
(第三輪)
和上在第八集裡簡單的講解了四禪八定,隨法以後有禪定坑,是繼舒服坑以後的第二個提醒。在觸功德的發生以後,為了克服那些身體反應,行者在抵抗的過程中很容易就走上禪定一途。但和上提醒我們,關鍵是置心一處,然後轉出三界,不要走到禪定一路。
詳細這裡不詳談,但要點出一個很基本、卻又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學佛學什麼呢?
釋迦佛當年也是四禪八定的高手,但他最終的成就不在四禪八定這邊。他就是體會到有什麼不對,才又重新來過。佛教其中一樣要強調的,是要出三界。學佛學什麼?就是要出三界,然後回到生命的故鄉。這個目標要有,才會去注意那些舒服坑、禪定坑。
置心一處以後的參禪部分主要是破除識性,但破除識性不代表生命要枯竭、要入於寂滅,而是要培養根性,以根性去開展生命。
和上教我們要問自己「這樣做對嗎?」。這裡的「對不對」,背後有一種比較,用我們的目標做比較。這也是一種反省,回到一個點去檢討。
我的第三輪分享很短,就到這裡,但希望大家也想一下「我們學佛學什麼呢?」這個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