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海雲和上講記 - 禪觀(第五、六集)筆記

第三季 第八次網絡華藏工程筆記
主題:禪觀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禪觀(第五、六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GiyTpFQoE0&list=PLAEEE3D10A5205321&index=23)
日期:2018年4月13日


(第一輪)

我們來到《禪觀》的第五、六集。和上在這裡很詳細的把生住異滅圖講一遍,當中也帶出了十二因素、順生死流的大概情況是如何展開。

第一輪先說一下生住異滅。

生命的本然狀態,有本體心(體)、本體念(相)、本體性(用)三方面,三個構成一個本體,而這個本體是活的,不是死寂的。

當性起念以後,這個念一起來就是「第一念」。這個念會生「相」,當無明介入時,相就變成「色」,這是生死輪回的開始,而色就變成「第二念」。色被接受就變成「第三念」,就是「受」。「受、想、行」構成一個「識」,第六意識開始起作用,以後為「生滅念」。

本體念是「生」的領域,那個領域叫薩婆若海、本來面目。在生滅念這個階段,是「住」的領域,屬於修行領域。第六意識起作用,當中一個識有無量念。而識的取
舍及住心,即是出離因及性德,這是佛剎的根本。

來到「異」這個部分,是十二因緣中「受」以後緣「愛」、「取」,這屬於修養人生,當中有概念的產生,一概念有無量識,而概念的取捨為「善惡念」,這個階段的取捨主要傾向善業。善與惡、好與壞二擇其一,這也是苦空無常的根源。

最後去到「滅」這個部分,已經是十二因緣是尾段,屬於凡夫生死的領域。當中有意識形態的產生,一個意識形態當中有無量概念,而意識形態的取捨以競爭主導,已經是「變異念」,傾向產生惡業。

由本體念、生滅念到善惡念、變異念;從第一念,到第六意識,到概念,再到意識形態。這是順生死流的一個大概,而修行則是逆生死流,回到那個本來面目。

(第二輪)

這裡想談一下「生住異滅」中,去到異滅階段的概念包、意識形態這個部分。和上說一個概念有無量識,一個意識形態有無量概念,這個地方怎樣去體會呢?

前幾天我跟孩子玩積木的時候,無意中體驗到一些東西,或許是這一種體會,又或者只是我想當然,但這裡即管說一下。

跟孩子玩積木的時候,我嘗試要他把積木迭高,一個迭一個。孩子還沒有到兩歲,他會模仿我迭高積木,但他不會放好,只是一個放上一個就算,他不管積木會不會倒下,只是放上去,倒下可能還會哈哈大笑。

我則不同,我要他嘗試放好,盡可能迭高。我迭的時候,上面積木的平面要跟下面積木的平面對齊。每放一塊積木都要對一下,然後慢慢放下。

他看完還是不理我,一塊抓起來就直接放下去。當然,這樣不會迭得高,但他有他的玩法。

當時我慢慢意識到,就算是一個迭積木的動作,很簡單,但我們成年人在這個動作背後,腦子實際上有很多東西在轉。你會想著把平面對齊、你會邊對邊,你會控制肌肉移到想要的位置,也會控制力量慢慢放下積木。背後有個目標,要一塊一塊迭高。當你問自己為什麼要迭高,迭高有什麼好玩,其實自己也答不上。

這個發現很有趣,你會見到孩子的單純,你會見到一個動作背後有無量的概念在腦海盤旋。迭高是一種意識形態,拿起積木總是要迭高,認為迭高才好玩。實際上,不迭高也有其他好玩的地方。

(第三輪)

這一輪我們看「意識形態及概念包如何除掉」這個問題。和上首先送我們「謙虛」兩個字。

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他在佛光山碰到一位舊學生的一個情境,另一個是黃檗禪師的故事。從中看到,謙虛不同於卑下,主人翁在處理問題、肩負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都很自然的放下自己,專注到當下要處理的事情上,雖然面前的是老師、宰相,但卻未有對他們造成干擾,事情如何即如何處理。這裡不是要說「放下自己不理別人」,而是要強調不以自身為重去完成任務。

從圓融道來看,拜懺是謙虛的一種訓練,它就是要我們在事相中放下自己、放下意識形態。不是有錯才拜(有錯應該要改),而是業相現前就要拜。

和上還舉了其他很實際的例子,例如,一般人在參學時習慣都帶著自己的意見,在一個地方學的東西,去到另一個地方學的時候又搬出來,產生種種矛盾。他提醒我們在這些情況下,不要一再地表示自己的意見,要懂得欣賞,會培養這個欣賞的能力,這樣才能夠有所得著。

欣賞力還可以在看畫展、看電影、聽音樂會等等的活動中去培養。美在哪?好看在哪?好聽在哪?要說得出來。我們要懂得去欣賞生命存在的那種現像。

從負面的講,叫放下自我,從正面的講,要提起那份專注、培養那份欣賞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