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星期一

跑步時究竟是腳跟落地還是腳掌落地?


剛過去的星期四,又有機會聽楊世模教授談跑步心得,其中提到他個人對跑步時腳部觸地的看法。他認為談論「應否以腳跟或腳中、前掌觸地」這樣的問題本身並不恰當,是倒果為因的做法。個人認為他的看法可以在自己的經驗中得到印證,不妨在此談談。


「我們跑步時以腳跟觸地或是腳掌觸地,主要是看我們的身體重心,當身體重心後於觸地點,我們以腳跟觸地,當身體重心前於觸地點,我們以腳掌觸地。當身體重心後於觸地點,如果我們以腳前掌觸地,那會制動。當身體重心前於觸地點,如果我們以腳跟觸地,那會是極不自然的動作。」


記得有朋友問我,如果跑步、行山時應以腳掌落地,那走路時應該以腳跟還是腳掌先落地?我們平日走路不是以腳跟落地最自然嗎?相信腳掌落地較好的我,當時實在不懂回答。(就算是赤足走路,最自然也會是腳跟落地,可以自己試試。)


想想這個「重心說」,其實不難明白,問題根本不在應如何觸地,而是我們的重心在不同埸合下應如何配置,從而令自己減少受傷機會而又可以發揮最好表現。腳跟或腳掌觸地,只是結果。


自《天生就會跑》一書出版後,赤足跑、前掌觸地風行各地,很多人(包括我)相信這樣是最自然的,既能減少受傷,又能提升表現。不過,事實是不少人因著意這樣的做法而令小腿受傷。另一個現實是,有的人用腳跟著地也可以跑得很快而沒受傷。在香港,長跑好手李嘉綸教跑步也是教腳跟著地的。


要跑得快,身體很自然稍前傾,重心在前,腳掌落地。問題是,有多少人可以這樣跑完一個42.195km的馬拉松,又或是一個經常舉辦的10km比賽?如果小腿肌力不足,身體重心勉強長時間傾前,那結果只會是受傷。我們跑得累了,速度減慢,重心不其然偏後,很自然就腳跟先落地。如果說這樣容易受傷,歸根究底還是肌力、持久力不足。


另外,在世界級的長跑比賽中,楊教授提到自己的觀察:「世界級運動員的步幅可以很大,騰空時他們看似會以腳跟落地,但觸地前一刻你卻會見到他們小腿的回抓動作做得很好,落地時身體重心和腳掌幾乎成直線,把前進阻力減至最少,再蹬腳向前。(YouTube有大量短片可供參考)」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有的人腳跟著地也可以跑得很快,我會答:他們的步幅大而抓地動作彌補了腳跟著地制動的缺憾。


要跑得快,又要減少受傷,肌力訓練、耐力訓練和熟習抓地動作應是主角。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靜心顯性

跑步和靜坐,專念自己的呼吸、身體的感覺,不經不覺,可以培養出一種「覺性」。這樣可以令自己對思緒和情感有多一點覺察,動怒,會知道自己動怒,喜樂,會多一點珍惜。

素以為絢兮。專靜之心,更顯自性。

要收斂脾性,多跑一點,靜坐一刻,皆是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