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星期二

華藏工程 主題:地藏與華嚴 - 從開發生命因素開始

華藏工程 分享稿及課後報告

日期:20185月15日 
:晚上7:00-9:00
地點華嚴學會

主題:地藏與華嚴 - 從開發生命因素開始

題材:2008 檳城 地藏經 海雲和上開示 第二集




第二集內容大要:
為什麼《地藏經》是一部小《華嚴經》?
全面的修學標準
實叉難陀翻譯《地藏菩薩本願經》背後代表什麼?
插曲:窺基大師的公案
隨著歷史、民族而變化的禪觀、義學和戒律
佛法難於直接認識,就從方便處接引
性格與生命因素
把靈魂找回來 - 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間的關係、自己真正的感受



一、課後報告

來到第二次地藏經學習,多了新同學來參加,雖然大家還未習慣華工的模式,但作為開始的一段實習階段,這還是很正常。

在正式的三輪分享中,有的同修可能講不完三分鐘,而有的同修講下去就收不了,要截停才行。這裡面正好讓大家體驗一點:華工是一次共修,在共修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每輪最少有三分鐘,講不完也有三分鐘是屬於你的,最多是四分鐘(正式規則是五分鐘),無論分享怎樣多也要留空間給別人。大家可以從中去感受自己的存在和跟別人的平衡。

這次大家在自由分享時候都講的比較多,大家就「體、相、用」的意思各自講述自己的理解,有的從法報化三身去演繹,有的從本質、顯相、作用去闡釋。另外,還提到了地藏行法、念佛方法和誦經方法。

這裡記下和上開示的連結供參考:

1. 地藏簡軌

2. 念佛方法
A. 持地藏菩薩聖號與置心一處

B. 一息十念

3. 誦經方法




二、分享稿

(第一輪)

這一集裡面,和上提到地藏經與華嚴經的關係,其中也提到歷史中不論禪觀發展和宗派發展上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然。當中有一個重點:難的不易認識、不能體會,易的就作為一個方便接引。而這些方便接引處,它們本身又可能發展出另一套東西,反過來去豐富或者淡化原來的主體。

華嚴經的全名叫《大方廣佛華嚴經》,華是因,萬華因敷,嚴是果,果德莊嚴,那個佛境界即是大方廣,大方廣分別在講佛境界的體相用。而廣義上,地藏經指的是三部經,分別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和《占察善惡業報經》(《佛說大乘進趣方便經》)。本願經講的是地藏這個生命因素的本質,那屬於體的部分。占察經是實修的指導,所以是用的部分。十輪經則是相的展開。一樣是體相用,所以說地藏經是小華嚴。

華嚴經講的是「全法身為一法界,全法界為一法身」,這裡每個字都知道是什麼,合起來卻不知是什麼的義理。在地藏經中,就以地藏這個生命因素做入門,而本願經則主在針對體這個部分,先談喚醒這個生命因素,再講其他,這是一個方便之門。

實叉難陀最主要的翻譯經典是華嚴經,但一般認識實叉難陀的人主要是透過本願經來認識。歷史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又例如,玄奘大師是很多人小時候聽西遊記時聽回來,卻未必是從佛法中去認識。而玄奘大師的成就明明在般若,卻因徒弟窺基大師在唯識的成就,令玄裝成為唯識宗的第一代祖師。

在觀禪發展上,佛陀時代的印度大家都有四禪八定的基礎,佛陀一講就是出三界。佛教傳開去以後,因爲其他的地方沒有這個基礎,就先從禪定學起。來到中國,經過一千年的演變,禪那從原本在印度只是靜慮的意思、只是一個基礎,變作了「菩提涅槃,妙明真心」,直接就指到本體處。

這些歷史的演變和錯置,背後都有他的原因,和上不時提醒我們要對佛教有一個歷史觀,是要我們弄清楚這些本末和當中的用意。

這是我的第一輪分享。



(第二輪)

和上在講述地藏經與華嚴經的關係時,中間帶出了一個修學標準的要求。這個標準有兩面。

第一,法門無量多,但當中要選一法去專修,這個專修的部分要佔到所有修學的50%以上。第二,雖然是專修一法,但其他的法門不能排斥,有機會就廣學,大約佔25%。餘下的25%,就作為空間作調整,留有彈性,可能專修佔多一點,或者廣學佔多一點。這樣既有專修又能廣學,不會失焦亦不會排他。

在專修的部份中,和上提到要三緣念,緣念道場、緣念法門、緣念善知識。這個部分的意思是,我們的生命、時間,包括財富,幾乎都專在一個法門上,而這個法門就在道場裡、善知識裡。我們就投入到這裡,依托到這裡。

要留意的是,依托不是依賴,有問題不一定要即時問善知識,可以先把問題寫下,自己作為疑情去參。當這些疑問和困難記錄到一定數量,經過實踐,部份的問題可能就會自然解開。另外,問題的本身,也反映著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特質,記錄問題這個習慣間接也在顯露自己的性德出來。

以上提到這三點,修學標準、三緣念和記下疑情,和上在不同開示中都有帶在其中,這輪分享就跟大家一起重溫。

不說太多,就記下這三點。



(第三輪)

從地藏與華嚴間的關係,我們看到地藏是個入門,直接去講法身一般很難明白,我們就從開發自己的生命因素開始去感受這個真實生命的存在。

雖然地藏菩薩是一個生命因素,但就算以這個因素作為定位,每個人開發出來的生命因素都不會一樣,這是關於性格問題。不過和上說,這個無所謂,雖然不一樣,只要是這個生命因素開發出來,你一定會有一個相應的淨土可以去。這是地藏法門的殊勝,他接通法界中所有的淨土。

各人的性格不同、性德不同,相應的生命因素也不同,地藏雖然是個入門,但你接通的可能是另一個生命因素,地藏會引導你接通屬於你的生命因素。生命因素有很多,但裡面可以有幾個重要的分類,這裡會衍生出生命學這個學門。

看到這裡,我感覺像是要把胎藏界曼茶羅再展開,用現代語言或者是現代方法再演譯和補充,裡面每一個菩薩都代表著一個生命因素的分類,每一個報身佛都代表著一類或者是一組生命因素的成就。全體構成了整個法界。

用現代方式去發展生命學是一個實在的需要。現代人跟大自然的關係、跟其他人的關係,以至對自己真實感受的體會,都存在著很大的缺失。我們享受著物質的方便,卻失落了內在的人性。

和上在開示中舉了幾個例子,一個是資源過度使用、一個是家門鎖閉的變化、一個是吃東西的感覺。這裡不特別重覆。我嘗試舉香港這裡的一個例子,就是買樓。

香港樓價貴是人所共知,有的說原因在政府、有的說原因在發展商、有的說原因在炒家、有的說是外圍影響。但我認為主因還是人心的問題。記得以前買樓的時候,留意到未買的人總想樓價跌,剛上車的人卻想著樓價要升,見到剛上車的鄰居,甚至想到怎樣一變二、二變三,那種心態的轉變其實很極端,由一個極端去到另一個極端。當大家都只為自己的時候,整體就會失去平衡,社會亦難以和諧。

心靈的建設在這個現代社會應要有更大的比重。



我此普賢殊行 無邊勝福皆迥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

華藏工程 主題:地藏菩薩是誰?我們的生命藍圖如何展開?


華藏工分享稿及課後報告

日期:201858日 
:晚上7:00-9:00
地點華嚴學會

主題:地藏菩薩是誰?我們的生命藍圖如何展開?

題材:2008 檳城 地藏經 海雲和上開示 第一集


內容大要:
佛教發展概略
地藏菩薩的地位在哪裡?
「菩薩」是什麼意思?
地藏的作用
學佛學什麼?
人生的反思
用現代語言講解佛法


一、課後報告


這次華工開始對地藏講記的學習,也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學習華工這個模式。因為各人的準備不同,各人的分享模式和內容都有不同。帶著聆聽、欣賞、接納的精神,我們可以更加充實自己的成果。

傳統上,地藏經被推為佛門孝經,這與尊祖重孝的中國文化相結合,成為流通最廣的經典之一。另外,經中所帶出的因果關係,也正是基礎佛教中經常會強調的理論部分。經本的字面意思不難理解,讀來也沒有玄之又玄的文字,修法就主在誦經、禮拜、念聖號、供養、齋戒這些地方,人皆可行。很自然,地藏經被視為最佳的入門經典之一,也是修資糧的入門之處。

海雲和上的開示,沒有從這些傳統的講法切入,而是從佛教發展中地藏菩薩的定位去展示他的意涵。當然,地藏是福德門的入門本尊,但他在整個行法中的那個本願,是由始至終貫串於整個行法當中。福德門的修持就重在把那個本願實踐出來。

地藏還讓我們起著反省、檢討的作用:在開始的時候,他指導我們入門,反思人生;在摸索尋找歸途的時候,自己反思「這樣做對嗎?」、「可以做得更好嗎?」,也正正在發揮地藏這個生命因素。

日常生活中,除了自身的地藏菩薩,還可以見到很多不同的「地藏菩薩」。例如引導邊緣少年的社工,又如開導前路的師友。分身百千的地藏菩薩,就遍佈於娑婆中,只在於我們有沒有留意。

和上在開示中還提到「追求考第一的人生」、「三種年齡」(生理年齡、社會年齡、心靈年齡)等一類的現實故事和道理,這裡先記一筆,方便以後重溫。


二、分享稿


(第一輪)

在這次開示中,和上在進入經文部分前的玄談佔了差不多一半時間,我們今天才學當中的五分一。

在這個玄談部分當中,很大程度是和上在講經前跟聽眾先建立一些共識,對關鍵名相作一番現代解讀,然後才進入正文部分。不過,個人認為,這些玄談實際上也是對經文作一番深層次解讀。聽過玄談部分,就算沒有接下去聽正文部分的講解,你拿起地藏經再讀的時候,感覺就有點不一樣。

第一輪的分享中,我想先談談地藏菩薩在佛教中的定位,和上在開示中就以此去講出他這次在檳城觀音亭講經背後的因緣。

在原始佛教以後,隨著歷史發展和佛教流傳到不同地域、因應當地文化而產生轉變,佛教前後經歷了三次重整,分別產生了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和達特羅密教,以後再傳入藏地和唐土,分別發展出藏密和唐密。

隨著金剛智和善無畏分別把《金剛頂經》和《大日經》帶到中國,唐密慢慢發展到成熟階段,傳到慧果大阿闍梨身上,出現了兩個曼陀羅,一個是金剛界曼茶羅,另一個是胎藏界曼茶羅。它們實際上是把金剛頂經和大日經圖像化。

在胎藏界曼茶羅中,有十三院,當中由北面進來的叫福德門,從南面進來的叫智德門,分別代表了兩條修行路線。而福德門的入門為地藏院,本尊即為地藏菩薩,然後到觀音院,本尊為觀音菩薩。這兩位菩薩都在表現著同一個行法,願為表,悲為裡,以願力和方便與眾生的業力相激盪,從而成就法身。

這是從第三期佛教最成熟階段的胎藏界曼茶羅中,看地藏菩薩在佛教的地位。他是一個入門本尊,隨時接引眾生回到生命的故鄉。


(第二輪)

第二輪想談的是菩薩的意思和地藏菩薩的作用。

傳統上,菩薩就解作覺悟有情,是覺悟了的有情。但來到今天,什麼是「有情」其實不太說得清。按和上用現代語言的演繹,「有情」就即是生命因素,覺悟有情,就即是覺悟了的生命因素,這是和上對菩薩的定義。

凡夫沒有覺悟,但還是有情,還是擁有生命因素,只是未有激發這些生命因素,把他們存在生命銀行。

在這些生命因素當中,有一個叫地藏,當我們能夠把地藏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那我們就即是地藏菩薩。

那地藏這個生命因素的作用是什麼呢?單從字面上來看,地藏即是心地的寶藏,但這個寶藏是什麼,我們實際上也不太清楚。和上為我們開示,用現代語言去定義,這個寶藏就是「能夠找回法界中失落的生命孤兒重返,重新回到生命故鄉的這麼一個因素」,這一個能夠在法界中把生命孤兒找回家裡去的這個因素,就叫做地藏。若果再簡單一點,地藏就即是地圖,一份生命藍圖。當我們迷路時,在生命中迷惘時,這個生命因素可以發揮作用,把我們引導回法界的歸途、心靈的歸途。

在夜欄人靜的時候,我們或許都想過人生、生命的意義,生活為了什麼?怎樣面對死亡?這些其實都是我們心地的這個寶藏起著作用,他要把我們喚醒,回歸到真實生命中。

在寺院的建築佈局中,地藏很多時就設在主建築群的入門處,那是引導眾生回歸的意思。在地藏經閻羅王眾讚嘆品當中,佛陀亦以指點迷路者的善知識來比喻地藏菩薩。

地藏就是我們的生命藍圖,引導我們返回心靈故鄉。


(第三輪)

第三輪中,我嘗試很簡單的講一下地藏行法的圓融道。

地藏、觀音這個行法,我們叫作圓融道。這個圓融道的理論核心,在於以菩薩的願力與眾生的業力相激盪,當菩薩願力大於眾生整體業力的力量,法界內屬於菩薩自己的淨土就會產生,直接就轉入法界。

我們稱地藏菩薩為大願地藏王菩薩,觀音為大悲觀世音菩薩。這裡是要強調圓融道這個行法中就要不斷發願,依於眾生的苦來發願,而當去實踐的時候,則要廣設方便,這是大悲普門的部分。所以說「願為表、悲為裡」。

剛才提到「依於眾生的苦來發願」,那眾生有什麼苦?這個世間結構是怎樣?這就是地藏經要給我們展現的地方。至於行者與眾生什麼困難相應,那要看他的性德,因地就叫作性格。這個我們稱之為性德或者性格的地方,那是這個菩薩淨土將來成就的特色。

我們今生要把這個性德突顯出來,關鍵是盡形壽的去行自己定的那個願。願的大小還是次要,關鍵是盡形壽的去行。這是圓融道金三角的其中一角。

當我們在實踐中,不會一帆風順,總會有挫折、失敗的時候,那就歸零,108拜。即使是順境,我們也全部把它迴向眾生,還是歸零,108拜。歸零就回到我們的本願、初衷,這是圓融道金三角的另一隻角。

而上面兩點,則建基於對三寶具足信心,對真實生命具足信心、對法門行法具足信心、對善知識具足信心。

圓融道不講次第,但三要件要具足。


我此普賢殊行 無邊勝福皆迥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海雲和上講記 - 禪觀(第九、十集)筆記

第三季 第十次網絡華藏工程筆記
主題:禪觀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禪觀(第九、十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ELumJANNo&index=45&list=PLAEEE3D10A5205321)
日期:2018年4月27日

(第一輪)

禪觀開示的學習來到最後部分,和上基本上就跟我們重溫、總結「成就之路」和「生住異滅」這兩張圖。在第一輪分享,我先重溫一次禪觀的修行次第。

佛教傳到中國來叫做禪觀的這個行法,它實際上即是瑜珈。這個瑜珈不是指現在流行的那種瑜珈運動,它主要在訓練相應,透過色身的訓練去跟法身相應。色身這個我跟法身的這個真我要相應。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生命工程。

按和上從摸索、實修中所釐出的這條「開悟之路」,大體有四個部分,分別是前行資糧、禪修、參禪及微妙禪觀。每個部分當中亦分有不同階段,而每一個階段當中有無量階。

在前行資糧部分,有三要件。第一,人格性要健全。第二,在人格性建全的基礎下,要有健康正常的家庭生活,也能夠在社會中過正常生活。第三,在社會中有正常生活的基礎下,會懂得問自己這樣的生活對嗎?這是出離心的生起。

然後你會找尋,為自己定位。這個定位也是一個工程。你必須搞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東西,然後才能定位。

進入禪修這個部分,主要是培養三法功德,訓練感受法身的存在。和上的指導是從數息觀著手,訓練我們去感受呼吸身。只有能夠感受法身的存在,你才能置心一處。而在工程面上,要到達淨識。

置心一處、到達淨識以後,是參禪這個部分。這裡可以看心的軌跡,看真心活動的軌跡,看妄心活動的軌跡。從中,是識性的破除和根性的顯現,學習法身怎麼運用。在到達九信位轉入十信位的時候,即是把非人格性法身轉為人格性法身的時候。這是微妙禪觀的前行。在生住異滅的分類上,這是「住」的階段。

往後,是微妙禪觀的部分,和上提過法界觀,但沒有講得很深入。這部分還有十玄門、周遍含融觀等等,這些要有一定成就以後再講才有意思。


(第二輪)

第二輪分享中,我們重溫三個禪觀陷阱。

第一個是舒服坑。禪修主要是培養對法身的感受,不是為了舒服。有人問可不可以躺著禪修,如果有功夫當然可以,但初上路的最好還是坐著。禪修不能貪舒服。坐著只追求休息、舒服的感覺,最終會變成枯木,令生命枯竭。如果禪修修到生命能量下降的話,那基本都是錯的。

所謂的「打坐」,可以是真的打坐,而念佛、誦經也是「打坐」。無論從那一樣媒介去修,重點是培養對法身的感受,而非念佛念到睡著,或者誦完一輪還是三句經那重慢心。

舒服坑還好克服,真的浸在禪修的話,大概經過提醒,都可以克服過去。第二個,禪定坑,這個比較難克服,它出現在觸功德這個地方。身體有反應,要壓下去的話,很容易就走入禪定一途。那邊有福報,但未能出三界,到最後生命能量仍會趨向枯竭。

在和上的指導中,這個階段要做到置心一處。另外,禪修時要先念佛、先拜佛,這為參話頭做準備,有一個「念佛是誰?」可參,方便在禪修轉入參禪時,較容易轉入參禪,避免進入禪定坑。

去到參禪階段,已經轉出三界,這裡有的是羅漢坑,在非人格性法身的成就就停了下來。所謂非人格性法身,即是自己有自己的成就,而這個成就跟眾生無關。在大乘佛教中,所重視的是人格性法身,眾生的生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整個法身裡頭,法界中眾生的生命跟我的生命是同一個,不是別的。出三界後入法界,但這還沒有結束,下面還有工程要做,那個才是永恆生命的起點。

三個禪觀陷阱,禪修階段是舒服坑,由禪修轉入參禪是禪定坑,參禪階段有羅漢坑。


(第三輪)

摘錄三段原文作為最後分享。

開悟之路圖是禪觀的技術面,生住異滅圖是禪觀的工程面。對於這兩張圖,我們聽過了開示但仍理解有限,在開示中,和上提到要把這些圖抄好,然後自己整理,把心融進去:

「要好好抄,抄完再整理,整理以後再用你的,抄是用藍色,抄回去用紅色注記,有了心得用黑色的說明。要自己說自己解釋,那心就一直融進去。」

開示的尾聲,是兩段告誡:

「第一個就是你不要忽略,修行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不要自以為是,想罵人就罵人,想證果就證果,沒有那麼簡單,爬到樹上摘柚子,想要有就有了,要采柚子現在去采也沒有,你要等到中秋節才有,他還有一定的時間,所以尤其在批評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留意。

不是罵人表示我的成就,那不是這樣,雖然我還沒罵到了,不過看人家這樣在罵了,實在也不厚道,這個我們一定要修行知道,他是一項工程。

而且你一定要留意到,你有沒有經過舒服坑,你有沒有經過觸功德,那麼在觸功德的時候,你是怎麼轉入參話頭,要沒有的話,你很可能就在禪定中。

所以我跟各位講,你要打坐,假如說感覺身心很舒服,停在某一種境界,我告訴你,標準的舒服坑,假如你現在已經修到這裡,擠進去到某個境界裡,那裡,諸佛菩薩好多,禪定坑,你已經到初禪定去了,所以這個很清楚了,信不信由你。

你可能說,恩,你沒有這種境界,沒有境界是你講的,你怎麼知道我有沒有境界,但我告訴你,在那個範圍裡頭就不對,因為在舒服禪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束舒服的感覺你說不出來,假如你有那種感覺,常常這麼一坐就天亮,我要等人,今天無聊,不知道幹什麼好,這麼一坐一天過去了,這個就是舒服禪。

尤其晚上一坐,一口氣天亮了,跟你講睡著了,你不相信,這個就是舒服禪,再繼續努力,再坐幾十年都變成胡瓜殼,生胡瓜子,不能用,你要留意到這是一個,一定要經過這樣一個過程。」

「第二個,你要鑒別,這裡面包括一些幻境,幻境、幻聽、幻覺,看到什麼,那個都是,會通靈,會怎麼樣這一些幻境,還有一些感受,你自己確實有很舒服的感受等等,還有你的理念,理智推理的大腦範圍的也都不對,你一定要留意到,我們這個都跟各位交代的很清楚,不要再犯那種過失,尤其跟各位警告的就是你不要墮入那種很冷漠,很無情的那種狀況,因為禪修給你增加生命能量,你在理智中是溫情遍野而不是冷漠的不得了,也不是熱情的亂七八糟,那些都不是正常的情況,正常的,他這個地方他的理智跟熱情他是能夠拿捏得當,你既然拿捏不當的,就不是修行的情況。」

華藏工程 主題:學佛學什麼?


華藏工分享稿及課後報告
主題:學佛學什麼?

日期:2018424
:晚上7:00-9:00
地點華嚴學會

一、課後報告

-  第一次參加實體華工,感覺直接,人與人間的交流,不單只是文字、說話的交流,還有身體、眼神、動作中流露的一點一滴,從中去感受別人的分享、別人的心情。

-  這次華工,從「學佛學什麼?」這個主題,帶動了同修回想過去的學佛經歷、過去的軌跡,從而找到今天的定位,也一再喚起對善知識的感恩。

-  過去凡是屬於佛教的都要學,能力所及、能力不及的也要學。學佛是這樣嗎?有同修分享過去的一道瓶頸,直至遇到和上的法。過去的片片所學,不一定是錯,只是欠缺一張藍圖,把它們串連起來。和上的開示就像那張藍圖,幫助同修把片片拼圖重新組合起來。倒過頭來,如果沒有過去的經歷,或許在遇到和上時,也未能覺察當中的珍貴。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或許想像不到,但只要堅持摸索,因緣到來時那次重新組合,感受會煥然一新。

-  學佛的一個關鍵是學著不用大腦,但怎樣不用大腦,實際上也是一個疑情,同修對此很有感受。

華工內容好像都關於知識,但如果要去認真聆聽,當中也包括一次整體的投入。就像上面提到,不只是用耳聽說話,還有用眼去留意對方動作、眼神,以及用心去感受對方的心情。全部加起來是一個整體,那才是完整聆聽同修的一次分享。

在接收這些分享的同時,我們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起伏,這些自己要去留意。不準插話、不準接龍,表面是華工規則,實際也是一道「戒」去幫助我們對自己心念有一個覺察。

這些整體的投入,對自己心念的覺察,應該也是「不用大腦」的一部分。

-  有同修表示,學佛離不開「因、果、緣」,另外亦有同學表示想藉著數字的表法去探索各種宗教的共通之處。一個題目,有關於佛教的東西,也有關於佛教以外的一些探索。不同的人有不同角度。

二、分享稿

(第一輪)

對於「學佛學什麼?」這個主題,我分開兩個部分來談,一個部分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另一個部分是這個問題可以如何去運用。先講第一個部分。

如果從歷史來看,佛即是佛陀,即是釋迦牟尼佛。他放棄王位,尋求離苦得樂的方法。在各種外道的修學中,他都得到了最高的成就。不過,他認為這些所謂最高的成就都並不究竟。最後,就算是經過苦行,他都不認為從中可以得到究竟的覺悟。

在放棄苦行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他再在菩提樹下探尋,最後最後,在明星劃過的時刻,他得到最終的覺悟。

這個覺悟,我們現在稱之為真實生命的覺醒。學佛學什麼?第一個就是去摸索真實的生命應該是怎樣。

華嚴經經首描述了佛陀始成正覺那個生命境界,但那是只是文字上的描述,我們體會得到嗎?真實生命的存在我們體會得到嗎?這是學佛的一個重要問題。

接著第二點,我們怎樣才能體會得到那份真實生命的存在呢?或者說,我們意識到我們有一個生命的故鄉,那我們要怎樣回去呢?所以,學佛第二個要學的是回到生命故鄉的方法,或者說要有一個生命的藍圖。

在佛陀的經歷中,我們會看到,生命的覺醒不在於禪修的舒服,不在於苦行,亦不在於四禪八定。或許在摸索的時候會走過這些路,但這些都不是終點。佛陀最珍貴的指導,是指導我們如何出三界去體驗真實的生命。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的方法有很多,要看個人的性格,或者叫性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上說,那是一個工程,就算只是定位也是一個工程。定位以後才能開展以後的修行。

學佛學什麼?簡單的說是要探尋真實的生命是什麼,跟如何去探尋。這是我的第一輪分享。


(第二輪)

第二輪分享是對第一輪的內容作補充。主要有兩點。

第一,在探尋真實生命的路途上,出三界證得阿羅漢以後,即是基礎佛教中的最高成就。和上稱之為證得非人格性法身,所謂非人格性法身,即是自己有自己的成就,而這個成就跟眾生無關。在大乘佛教中,所重視的是人格性法身,眾生的生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整個法身裡頭,法界中眾生的生命跟我的生命是同一個,不是別的。出三界後入法界,但這還沒有結束,下面還有工程要做,那個才是永恆生命的起點。

學佛不單是學出三界,還要在入法界後起用,完滿全體生命。法界重重無盡,華嚴行法的準則則在於無盡的超越。

第二,我們看佛陀的教導要學著覺悟、學他的方法,但也要看看我們的起點在哪裡。這是重新審視自己人生的一個開始。

佛陀是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各樣具足,然後才覺得生命有所不對勁而選擇出家修行。我們現在有些人不是,學佛只是想學著舒服,或者有什麼不如意,要找一個避難所。

這些不如意不一定都錯,可能還是一個很好的入道契機。但在正式修學前,還是要先調整好自己的人格性。人生的不如意有些是心靈扭曲的反映,又或是「灑掃、應對、進退」一類的基本生活技能未能掌握。這些在正式修行前都要調理好,否則在正式修學時會做成障礙。

在華嚴的資糧道中,要培養好五大人格性,即是完整的人格、健全的人生觀、健康的心理、和諧的人際關係和沒有扭曲的人性,這些都要求有九十分。然後,要有一個正常的家庭生活、正常的社會生活。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那才是出離心的萌芽,背後不是逃避,沒有扭曲,追求的是生命的突破。

學佛,要包括審視自己的起點,然後有所調整再出發。

這是我的第二輪分享。


(第三輪)

第三輪分享,是我分享的第二部分,我把「學佛學什麼?」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工具去考慮它的作用。

剛才提到學佛學什麼的自我解答,實際上是自己要去建立對佛教的一個認知。這個認知會成為一個基準、甚至是一個目標,讓我們以後在修行中能夠有所反省、檢討。

我們所學符合佛陀的教導?我們走在真實生命的歸途上嗎?我們有沒有偏離?我們有沒有逃避?我們有沒有念及眾生?

這些問題,我們在修行路上,當有障礙時,會是一種提醒,起著矯正的作用。

另外,當我們思考「學佛學什麼?」這個問題時,又好像我們走在郊野中,想想自己的目的地在何處,又看看自己身在何處,再想想自己有沒有走錯路、路要如何走。

當我們還是博地凡夫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對真實生命只是一種嚮往,它實際是怎樣我們並不清楚。「學佛學什麼?」實際上可以激發起我們對真實生命的種種疑情,推動我們去實踐、印證。

按和上的開示,這裡提到的疑情,可以分開兩部分來看,一個是對虛妄的厭惡、一個是對真如的企求,統合起來就是對於生命的真相如何產生的一團疑惑,一直要去探討解答。我們自己要能夠從內心裡去產生,生命到底是怎樣?要慢慢去感受那個生命的原貌,想要找到真相到底是什麼。你會看到,疑情背後是一種動力,推動我們去實踐,所印證的即是智慧的成就。

對於「學佛學什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有簡單的解答,也有它實際的運用。可以作為一個基礎的入門問題,也可以作為實修中一個起指標作用、引導作用的重要提醒。

這是我的第三輪分享。


我此普賢殊行 無邊勝福皆迥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