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電影《打死不離三父女》
日期:2017年8月25日
(第一輪)
東方世界的重男輕女觀念,一直到現代都比西方強。 印度也是其中重男輕女的地區之一,生養女孩, 大多被看作替別人家培育媳婦,女性的地位一般不高, 十多歲就要嫁出去。馬哈維亞是摔角高手,他膝下四個女兒。 如果一個個嫁出去,走的路就跟其他印度女孩無異。
2000年奧運,印度政府出鉅額獎金下, 選手還只捧了個銅牌回來,馬哈維亞感到可惜, 也決心要為國家訓練出金牌運動員。著手處,就是自己的女兒。 那是一段打破固有觀念的崎嶇路。
女生應留長髮、穿運動服到處跑欠莊重、跟男生練習是丟臉, 馬哈維亞全都不作理會。他要求的是嚴格、標準的摔角訓練, 而目標是國際賽事金牌。在沒有社會支持、沒有政府支援的情況下, 他只有自資、自建、自辦訓練場地和器材,甚至連工作都要辭掉, 只靠家人和族人支援,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女兒的青春,從一般人的角度看,是浪費掉了。別人可以遊玩享樂, 她們卻要每天艱苦訓練、控制飲食。朝早四點起床練跑,上課遲到, 下課後繼續練習。按傳記記錄,一眾姊妹, 當時最希望的是天降大雨,因為只有天降大雨才有暫停休息的機會。 她們的練習量,實際也比國家正規培訓的要求要高, 那是馬哈維亞的老派訓練要求。
經過一年半的訓練,馬哈維亞帶著大女兒去參加印度本土的摔跤賽。 當然,這又遇到困難,幾乎所有主辦單位都拒絕女生參賽, 有的甚至認為讓女生跟男生對賽是破壞傳統。他們不斷說服、 不斷嘗試,直至一次,大女兒吉塔終可落場,一技壓倒對手, 全場觀眾為之驚嘆,也為主辦方帶來可觀收入,情況才開始扭轉。
一路打來,以戰養戰,是第二重訓練。一直打到2005年, 大女兒吉塔以18歲之齡登上全國摔角冠軍寶座,同時入選國家隊。 翌年,二女兒芭碧塔在亞洲青少年錦標賽排名第一,也入選國家隊。 現實中,之後數年,三女兒和另外兩位姪女通通都打遍全國, 全都入選國家隊。馬哈維亞的家族, 幾乎就代表了印度國家女子摔角隊。
2010年,大女兒吉塔終於取得了大英國協運會金牌, 那是印度史上首次在協運會中取得的女子金牌。 算是馬哈維亞十年努力的一份收穫。
他們的故事,不單單是體育競技的奮鬥故事,還是改變女性地位、 改變傳統觀念的一種嘗試。現實中, 馬哈維亞並沒有寄望有兒子去繼承他的金牌夢, 他實際就直接拿自己的女兒做摔角手,對他來說, 不論男女都是他的兒女,他都一樣喜愛。
這個故事還沒有完,馬哈維亞的夢想是為國家衝擊奧運金牌。 2012跟2016都未能成功, 他們的希望在2020的東京奧運。
(第二輪)
電影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談,但因為太新,暫不打算談太多, 第一輪分享也留了一手,期望大家去看。
在印度當地,那不是一個新故事,但電影卻很賣座,全球票房來說, 也打破了《PK》和《三傻》的記錄。可見,電影本身改編得好, 也拍得很好。
值得留意的是,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全都是大牌演員,但為求真實, 劇中所有的摔交動作都是演員親身上陣,無剪接、無替身。 他們為了電影特訓半年,拍出來的效果很真實、有張力。 另一則常流傳的花邊新聞是,有印度劉德華之稱的男主角阿米爾. 罕為了這電影要增肥暴瘦,背後的原因,也是為求真實。製作認真, 應該是這電影成功之處。
堅持、認真、有要求,同時貫串了電影故事和電影製作。 這也是在工作上,我常常會提醒自己的。
我在香港的工作是機電工程,近年也參與一些國內項目,個人經歷, 中國人或者都可以很勤力,但普遍都未算認真,或者要求不高。 只要是認真一點、要求高一點的人,他們做事會非常突出, 職位也一般較高。
記得一次到汕頭公幹,包了輛的士幾天, 跟司機談以色列的創新能力,然後他問我,知不知中國什麼第一? 本來我想說抄襲,但他卻搶著說「做假」。如果自認是一個中國人, 想深一層,那是什麼感覺?抄襲還不算,做假才是第一。 出自小城市平民之口,那算是深入到骨髓的現象。
審批材料,手上拿著各式的檢測報告,有的真是難分真假。 核對報告內容,真的曾發現過明明超出規範參數要求卻填著「合格」 的報告。
2008年北京奧運,鳥巢是主場館建築,世界矚目。 2014年到北京公幹,抽空到場館區一看,見到鳥巢,才六年, 感覺是十多二十年的建築,心想保養出了什麼問題?
工地完工,一本本完整的調試記錄應該齊全,但實際上工地完工, 我也還沒見過一本本完整的調試記錄,不論是住宅、酒店、商場, 或者是公家的高等院校建築。事後的運作問題卻時有跟進。
國家規範發展到今日,就算不是最先進(其實有的也很先進), 也算是很齊全。但紙上完美,實行上還有相當距離。 這要靠國人的努力。
世界難有完美,各地都有自身的缺點,問題是是否凸出。 胡適早在1919年就寫下《差不多先生傳》, 今天還值得國人警惕。
認真、有要求,加上一點堅持,是電影要帶出的成功之道。這跟《 差不多先生傳》異曲同工,只是從正面來說。
(第三輪)
這是我第三次參與網絡華工實習,或者實行中未算是面對面的交流, 但準備工作和分享內容都算是認真準備。文字交流時, 也都認真閱讀。
今次的電影最長,但這次有關電影的分享最短。 原因是不想談太多電影內容,另外是不想重覆上一次的模式。 如果看完電影,又想看真實故事,台灣這個部落格分了四篇來寫, 我覺得寫得很好,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 ryanhuang13.pixnet.net/blog/ post/458877518。
電影原版應該是161分鐘長,國內刪了約20分鐘片段, 不知道刪了什麼。今次看的是國內版本,香港版是原版,才剛上畫, 或者遲些再看。
上年我生了孩子,因為家中共識三歲前不應看電子屏幕, 所以家中基本上沒開電視。電影也有一年多沒看過。 今次華工連看三套,也是另一種嘗試, 嘗試在上下班或午飯時間用電話看、分段看。 或者下次有好電影想看,也可以照板煮碗。
今次這套電影,星期二看了一段,星期三就有颱風打來, 放了一天風假,在家就偷時間把電影看完。或者,也談一談風暴。
這次風暴強勁(但還未算最強級數),把澳門都打翻了。風光背後, 原來是脆弱基建,水、電、通訊全停,預警遲鈍、救災遲緩。 全球人均GDP第一,風暴來襲不堪一擊。災後, 賭場比城區更快恢復電力。看來是天災,實際是人禍。
當權者只顧賺錢,沒有認真建設城市,就是這種結果, 受害的是平民百姓。多幢樓房,全部窗戶破碎, 那不會只是風力強勁,還是玻璃質量有問題。 香港所承受的風力不少,玻璃窗也絕對比澳門多, 近海當風處也有玻璃破裂,但不會是全幢破開。想一想, 家是居民的主要避難所,窗戶全都破開,那是怎樣的避難所?
所有成就,都要建築在堅實的基礎上,而堅實的基礎, 都建築在真切的用心,沒有那種用心,境界一來即倒。有沒有認真, 總會是看得到。
最後一輪,想以閒談式結束。電影或者是華工實習的一個很好切入, 不是直接的談論宗教,對一般人也容易受落, 在家庭或朋友間也容易展開。有的人不太看書或文字, 電影也不是連續劇,總體時間較短,看完做點分享, 變相是建立話題做討論。有時候談生活,也不知從何說起, 這樣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