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星期六

藥師經 - 海雲和上講記 2008開示(第三、四集)筆記

第六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藥師經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8溫哥華藥師經開示 (第三、四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_mnP_J0PpQ&list=PLfKQi8H6dRKAEkiSbbgaEs_HFEeOcY9p1)
日期:2017年9月21日


(第一輪)

今次華工繼續以海雲和上於零八年溫哥華的藥師經開示做分享,內容重點在第三、第四集的開示部分。

在分享之先,想補充一下經文翻譯的資料。前天,因要在電子閱讀器閱讀經文,我到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的網站找尋藥師經的電子版。那才發現,原來玄奘法師的唐譯本是沒有咒語的。想起寶珠師姐上次提到太虛大師有關藥師經譯本的介紹,又到網上查了一下,確認了大正藏的玄奘譯本的確沒有咒語,現今流通本的藥師咒和咒文前後段的文字都是從義淨法師的譯本中加進去的。這是對現行流通版本的一個補充。

回到海雲和上的開示,在第三、第四集中,主要就談藥師如來行菩薩道時的十二大願。

上次提到,和上教我們發願,就要發做不到的願。在講解十二大願之先,他開示了一個立願的方法。這裡簡單說一下:

拿一張信紙或比較恭敬的紙,用大約三百至五百字,把自己所想所要的寫下來,然後用紅包或紅信封裝起,放在佛像背後。明年的同一天,再把它拿出來,自己看看。假如要改的,就改一下,甚至重寫,那是一種進步。如是者每年看一次,大概頭三年都會大改,第四年開始穩定,改得比較少,第五年以後大概就可以定下來,那個願大概不會改了,而且也會是這輩子也做不到的願。十年後再看,有大進步的話,或者又想改一下、補充一下,不要緊,重點是一直更進步,以發願來推動自己。

看看藥師佛從前的願,都是「願我來世得菩提時」這樣發的,沒有一輩子就做完的願。做得到是隨喜功德,做不到的才是願。

玄奘大師這個譯本的十二大願,和上指出他們實際代表了七佛的總願。七佛的願都不太一樣,但都差不多,是同一類,十二個是一個歸納。

這是第一輪分享。

(第二輪)

和上對十二大願分別進行了兩重解讀,一重是文字上的現代解讀,另一重是十二大願的分類或結構解讀。

這一輪先就文字上的現代解讀選取部分內容來分享。

第一大願中,提到「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他這裡講的是三法印的情況,不只是數目。那世界是一個空性的世界,三法印合成一法印就即是空性。

第五大願中,也有「無量、無邊」有情,但就只有這兩個,表意上就是很多很多的有情,跟第一大願不同。

第六大願中,有「黠慧」一詞,黠與慧,兩個的意思都是智慧。「黠」拆開來是黑的吉,那「慧」或者可以說成是白的吉。這樣來理解,黑的吉就是黑暗中也得吉利的意思。「黠」的智慧,主要就是對幽冥眾生特別有幫助的智慧,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第六大願中,也提到「諸根不具」之人若聞藥師之名,皆得「諸根完具,無諸疾苦」。這裡不一定指生理上有殘缺,就可以立刻在生理上回復過來。佛教主要在心法,他主要是指療癒因生理而產生對內心的傷害,是先把內心的傷害修補。

第七大願,說的是要身心安樂,和上在這裡指出:人要活下去,有一樣東西很重要,那就是「生命能量」,而生命能量主要就是從「興趣」中來。小病的問題不大,大病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會怕,怕死,怕死就容易失去生活的興趣,那就沒有信心,沒有動力,真的要步向死亡。第七大願是要我們透過藥師如來的名號來提起信心,再從病中活出生活的興趣來,那才可能痊癒。

第八大願,講轉女成男。經文中的「女生」,不一定指女人,可以指心理上依賴性強的人。所謂轉女成男,他主要講的是人格性要能夠獨立。

以上是我認為值得特別提出來的解讀,在第二輪中分享一下。

另外,和上也提到,每一大願都有一個命運轉變的公式,都有一個修行方法,而十二藥叉則對應這十二個行法。不過,這次開示沒有詳談,只是提一下這點,讓大家留意、發掘。

(第三輪)

和上對十二個大願做了兩個分類,第一個把他們分做五體七用。五個大願是有關本體的願,七個是依體起用的願。

另一個分類,是「四根本、五妙用、三菩提」。四個根本是轉穢土成淨邦,五妙用是轉缺憾成完滿,三菩提是轉煩惱成菩提。

這裡先提出這兩個架構,詳細在第五集以後再有講述,不在這次分享範圍。

提出這個架構後,和上特別拿第十一和第十二這兩大願的專念受持來講,那是講「轉業成願」。我們有什麼業苦,那它就是我們要轉化的期望,那個願的發展,會轉化成我們的生命因素,那才有可能饒益眾生。不能只為自己,只為自己只能修福報。

我們要認識苦,對苦有感覺,然後從這些苦來發願。如果感受不到,可以再看看十二大願,裡面都有列出來,自己去感受。把苦轉成願,讓眾生能聞到你的本願、你的名號,再去轉變他們的心性。假如不能夠幫助眾生來轉掉煩惱和缺憾,那就不叫大乘。

至於利益安樂眾生,要注意平衡。我們要有自己的生命空間,但也要跟群族能共處。跟群族共處,要懂得體貼。兩者平衡,心靈才會得到滋潤,不會有一種空虛跟落寞的感覺。這才是眾生利益安樂,包括自己及他人。

依於悲的本體,就是慈悲,大慈悲的本體,以及願的性向,就產生千變萬化的妙用。願是因每個人而大同,而慈悲的本體,每個人都是一樣。如果我們感受不到,那只是我們沒有用功。如果我們能把那個大悲本體而發的願肯定下來,和上肯定的說,往生彌勒內院絕無問題。

這是第三輪分享,記得要肯定自己的大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