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日星期六

《我要做鷹雄》- 閱畢小記

第二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電影《我要做鷹雄》
日期:2017年8月18日


(按:電影原名Eddie the Eagle,中譯《飛鷹艾迪》,台譯《飛躍奇蹟》,港譯《我要做鷹雄》)


(第一輪 鷹雄故事)

故事改編自Michael "Eddie" Edwards的自傳(Eddie the Eagle: My Story),電影講述了一個運動員的故事,也展現了修行的一些要點。

艾迪從小就立志參加奧運,他嘗遍所有田徑運動,甚至受傷、父親反對,也要找出他可以代表參賽的運動。夏季奧運的門找不著,就找到冬季奧運的門來。最終,他選擇了高台滑雪跳遠。那是一段「摸索-定位」的過程,也反映了他的堅持。

電影中,艾迪從沒跳台滑雪的經驗,他只是憑住一股熱情,自行去到德國訓練。在第一次嘗試15公尺的滑道時,他成功了。不過,在嘗試40公尺的滑道時,他卻失敗負傷。那還只是入門滑道,比正式比賽的70公尺滑道還差得遠。畢竟,熱情可貴,但不可以亂來。發心可貴,善知識還是要依靠。

雪場上的剷雪工布朗森,實際上是前美國跳台滑雪冠軍。他當年因爲與教練不和,而教練認為他雖是奇才,但未能認真對待滑雪運動,故最終離隊。布朗森起初要勸告艾迪回家,慢慢卻發現艾迪身上那股永不放棄、全力以赴的精神,那隱約就是當年教練所要求的情操。布朗森有的是技術,艾迪有的是情操,那份情操,讓布朗森願意指導艾迪如何從高台上跳下來。修行和拜師,同樣要展現真誠、認真的態度。

在布朗森的指導下,艾迪不斷進步,終於能從70尺高台成功著地,跳出34公尺的成績。不過,英國奧委會卻阻撓他參賽,要求艾迪跳出61公尺才可以入圍。雖然氣餒,但艾迪依然堅持,去參加歐洲巡迴賽。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他在試跳時跳出了61公尺的成績,但卻在正式比賽時失手摔倒。幸好,賽會表示,試跳的成績也會被正式記錄承認,艾迪終可代表英國參加冬奧。修行路上,總少不了挫折和眷顧。

奧運團中,艾迪因業餘的身分不受歡迎,他跳出的成績,比世界一流的選手也差一大截。不過,由於當時英國幾乎沒有跳台滑雪運動員,他跳出的成績都刷新了當時的英國記錄。為此,艾迪成功落地後都雀躍萬分,率性地在場上做出各樣姿勢,包括飛鷹動作,引得觀眾都歡樂開懷,傳媒還給他一個「飛鷹」的稱號。那是志在參與的一份喜悅。

雖然觀眾的反應正面,正式的體育評論卻只視他為陪襯,不算是世界級表現,看似兒戲。為此,艾迪要表現出對跳台滑雪並非兒戲,他臨場宣布要參加從未跳過的90公尺高的跳台滑雪。他要以突破來取得認同,縱然是業餘選手的參與,那也是十分認真。最後,他跳出了71.5公尺的英國記錄,當時以英雄的身分回國。沒有獎牌,但真正的行者就要追求突破。

電影故事不太複雜,就是要帶出運動員的特質。之所以好看,是那背後的價值都能引起觀眾共鳴:摸索、定位、堅持,當中還有信心。求教、真誠、認真,路上或有挫折,但不忘他人眷顧。成功以後,要追求突破。

(第二輪 真假之間)

《三國演義》好看,是因為羅貫中把《三國志》都改了。《飛鷹艾迪》好看,當然也因為部分的真實情節也都改了。這方面沒有查《三國志》那麼辛苦,起碼艾迪自傳是用現代英文寫成,本子不厚,網上還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料。

0. 電影中的艾迪父親一直都不支持艾迪投身奧運,這營造出艾迪要面對多一分困難。但實際上,艾迪父親跟艾迪的妹妹(對,艾迪還有妹妹,沒在電影出現)都有在運動場支持艾迪,而且父親還曾多次向銀行貸款支持艾迪準備出賽。

0. 電影中的布朗森教練有很多戲份,但實際是虛構角色。現實中,艾迪主要由兩位美藉教練訓練。

0. 電影中的艾迪起初完全沒有跳台滑雪的經驗,但現實中他有特技跳躍的經驗,也是一名滑降滑雪者。後來因為財困,要選擇更便宜的運動,最後就改為參與跳台滑雪。

0. 電影中艾迪沒有跳過90公尺高台,在正式比賽前卻宣布要臨場參賽。現實中,他賽前就嘗試過,比賽時實際沒有宣布甚麼。電影的改寫主要是為了帶出「突破」這個高潮。

0. 受訓期間,電影中的艾迪在餐館打工借宿。實際上,他曾住在芬蘭的精神病院,那兒的宿費是一晚一英鎊。

現實中,有的困難比電影中更難過,有的「困難」比電影故事還好。

電影和現實相似的,是艾迪的戇直笨拙。或許這就是現實中他能夠帶給群眾歡樂和吸引的原因。

現實中的艾迪,在奧運中的確曾帶動業餘運動員的歡樂,原因主要在當時的奧運參賽資格多年沒有改變。其後,國際奧運會修改了規則,所有出賽運動員必須在國際賽事中排名前 30% 或前 50 名,才能取得參賽資格。艾迪在其後三次冬奧都有爭取入圍,但都失敗,未能再次返回賽場。此規則,被稱作Eddie The Eagle Rule。

話說回來,改編的電影,雖然跟事實不大相符,但那故事就能激起觀眾的共鳴。會有共嗚。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認同那種價值,電影要提起的,就是背後的價值,那才是真的。

(第三輪 我的故事)

海雲和上曾經提過,運動員最像修行人,因為他們要挑戰未來、超越自己。如果你有投入過一項運動,或許你也會有所共嗚。

看完這套電影,我想起了以前練馬拉松的日子。家中有孩子之前,我還有跑全程42.195公里的賽事,有孩子後,暫時就停了下來,或許等幾年後再跑。全程跟半程,是兩個級數,不用心投入,要完成全程賽事都有困難。

有人會問,你跑了第幾名?你會知他沒有跑過,跑過不會問。馬拉松世界中,絕大多數人問的不是名次,而是自己的完賽時間,全都在挑戰自己。

為了挑戰自己,你會訂下全年計劃、半年計劃、賽前計劃。不懂,就看書,照著做,再調整,或者是請教他人。每個人的體質、狀況、生活也不同,每個人都要摸索自己的計劃出來。計劃也可以看成是結界,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點,做一定的功課。

因為里數長,練習的時間也長。業餘來說,一星期最少跑四天,正常要跑五天,其中有一次是長距離長課,一般最少也跑20公里或以上(速度大約是慢跑兩小時),每星期遞增,讓身體去適應。適應以後再練速度。除了練跑,還有一些輔助練習,例如強化核心肌群耐力,練習從中腹支撐身體。

背後意味什麼?意味生活必須要有規律,否則找不出時間來練,也不能讓身體適應。如果夜跑,飯不能太晚吃,也不能吃太飽。週末長課以前以後,要安排休息時間讓自己恢復。食物,你會選有營養的來吃,盡量少吃垃圾食物。跑衣,夜晚要穿反光的。長課,男生也要用乳貼......總之,所有的生活細節都要調整過來,自己為自己定規則。現在回想,那就是跑步的戒律!但當時完全沒有這個想法,也沒有被束縛的感覺。那是在投入的時候自然會去改變的,所有這些「束縛」會看成是幫助,能夠依從越多,幫助會越大。

練跑時我喜歡跑在路上,不喜歡用跑步機。跑步機的感覺像數時間,原地踏步,路跑的感覺才是真實,有目的地。路況的變化、街上的行人、身體的感覺,跑上來,進入狀態,完全不會用大腦去分析,就自然的去感受,本能會去調整、適應、迴避。跑順了,呼吸就順了,那感覺,或許近於「舒服禪」那種感覺。身體都在動,保持節奏,心裏卻可以很平靜,或者是另類的「心靈頻率穩定訓練」。

用功的時候,身體會有反應。正確的用功,身體會慢慢去適應跑步。錯誤的用功,或者沒留意跑前跑後的調整,會受傷、會病。所有的反應會出來,要自己去留意。順遂了一段時間更要小心,真的要好好問自己「這樣對嗎?」一來提起警覺,二來避免慣性,慣性容易犯錯。受傷通常都不會是一下子就受傷,很多時是累積下來的,長跑運動就是這樣。

沒跑過全程馬拉松,你會希望自己跑完一次。跑完一次,會希望自己再跑快點。跑得夠快了,或許會希望留意人群、景色,放慢腳步,去享受比賽那段過程。每一個完成賽事的人都衝過同一個終點,但每一個人的收穫都不同。不同的目標,就有不同的收穫。願力不同,花果就不同。

跑馬拉松,可能是修行初體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