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

藥師經 - 海雲和上講記 2008開示(第五、六集)筆記

第七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藥師經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8溫哥華藥師經開示 (第五、六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_mnP_J0PpQ&list=PLfKQi8H6dRKAEkiSbbgaEs_HFEeOcY9p1)
日期:2017年9月29日


(第一輪)

我們繼續學習零八年海雲和上的藥師講記,這次是第五、第六集。

這個部分承接前面的講解,詳談藥師十二大願的兩大結構分類,第五集談「五體七用」,第六集講「四根本、五妙用、三菩提」,其實還沒有講完,應該要把第七集的前半部分,談「專念受持」的部分也歸起來,才算是一個完整段落。

個人覺得,第五集的內容應該是這次開示中精華中的精華,雖然後面沒看完,前面也有不少重要之處,但第五集應該是精華。和尚在這裡沒有提到圓融道,但這裡應該是圓融道背後的理論核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佛教為什麼那麼強調發願?理論上講,一切眾生的生命都是共一的,但實際上我們感受得到嗎?尤其是討厭的人,怎麼能想像跟他們共一?我們應該如何去感受、接通那份生命感?

記得念大學的時候,還沒有真正認識佛教,於是問老師有什麼書可以介紹,他就叫我看南懷瑾先生的《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那本書其實是普賢行願品的講記,附錄中還有普賢行願品、淨行品和各大菩薩發願的經文。可以想像,雖然書名有「基本」兩個字,當時我看了幾頁就已經一頭霧水。但因為那位介紹的老師對我來說很有份量,我就勉強把書看下去。以後一段時間,我把書都放在背包,有時間就重溫一下。當時有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就是「為什麼要發願?」,還有一個特別的問題「為什麼要度眾?」或者問「為什麼發願要依於眾生?」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好像問「為什麼要做好事?」一樣,但想深一層,這些跟斷煩惱、了生死有什麼關係?跟接通「生命總電源」有什麼關係?這是我一直帶著的疑情。

今天有今天的答案,明天的答案又可能會改一下。因為看第五集的時候又鈎起了我的疑情,所以在第一輪分享就先說一下。

(第二輪)

第五集簡單說來,是談怎樣以願力來跟諸佛菩薩和眾生相應,當中的相應,會產生療癒和轉化的效果,實際是整體生命的提升和共嗚。佛菩薩、我及眾生,都是平等共一,但這共同的生命力要以願力來體證。

先談本體。法界中只有一佛,叫做毘盧遮那佛,也叫法身佛。那個層次,法界即是法身。

因為要教化眾生,所以有不同的報身佛和化身佛。他們在因地有不同的定位,所以有不同的願,不同的性德,不同的生命因素。這樣就容易跟不同的眾生相應。此外,他們在因地發願,就是給生命因素活力。

我們發願,假如跟某位佛菩薩已成就的生命因素相應,就會有加持力。我們的願是依於自己和他人共有的苦而發,那亦會與那些人的生命相應。所謂法界因緣的重組就是指因願力相應而產生的成長和生命改造。

(註:以上都是用擬人法去描述本體生命中的相應、共嗚)

楞嚴經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有兩句: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我們發願行願,體證的就是這份生命感。而這生命,不會因為我們肉身壞滅而消亡。

圓融道三要件是對三寶具足信心、盡形壽行菩薩道和歸零。當中,對三寶具足信心是培養自己生命與佛菩薩相應。盡形壽行菩薩道就是行願淨化,在佛菩薩的加持基礎下與眾生相應,對整體生命提升。歸零,就是遇到挫折時回到三寶和自己本願這個原點,經過反省、檢討,再重新出發,不致迷失。

這種體證,不是用大腦的邏輯推理去證立的。或者理論架構要用大腦,但那份生命的體會、生命的提升必須要經過實踐來完成。我們的信心和生命,都會從實踐中得到增強和成長。

跟上次華工一樣,真的希望大家都能夠肯定自己的大願,用這些大願去跟諸佛菩薩和眾生相應。

(第三輪)

在培養與佛菩薩相應這一點上,還有一個基礎,叫心靈頻率穩定。發願行願那個圓融道是工程面,心靈頻率穩定訓練是技術面。這個訓練主要就是培養三昧力。

在第五集,和上提了一個技術訓練出來,那是念佛的穩定。如果念佛一小時念六千聲,每分鐘就念一百聲。這個頻率要保持,不能這分鐘五十聲,那分鐘一百五十聲。

這個方法和上在很多地方都有提過,重點是念佛那個頻率要念到穩定。可能每個人的速度也不同,要自己算、自己計數,一分鐘念多少遍,十分鐘念多少遍,一小時念多少遍。掌握以後要把頻率保持下來。當心靈頻率穩定,只要不是自私的願,就可以跟佛菩薩直接相應。不擬人化的話,就是跟真實生命相應。

淨土法身、真實生命存在的事相,在藥師十二大願的一至四願描述出來。第一,自身光明,佛與有情,同一無異。第二,智慧具足,遍照世間。第三,不匱乏。第四,去邪歸正。

五妙用,在第五、第六、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願表現出來。第五願,講的是「直指」,用戒就直接表現什麼可作,什麼不可作,直接矯正,這主要對行者而言。第六願,講的是「漸成」,疾苦的相已成,這個願講的是調整、恢復,主要對眾生而言。第十願,指的是解外在因素之困。第十一和第十二願,主要在談衣食住行育樂皆得滿足。

十二願中,有三大願都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分別是第七願、第八願和第九願,分類上叫三菩提。第七願,是指轉化意識層直接感受的問題,如匱乏、疾病等。第八願,是指轉化潛意識中的問題,如心性上的依賴。第九願,講的是轉化知見的問題,知見的轉換即是淨土的根本。所以這個願講的不是相,也不是用,是有關本體,它是對本體的總結。

這裡很簡單的把念佛修定和「四根本,五妙用,三菩提」帶一下,作為第三輪分享。

2017年9月23日星期六

藥師經 - 海雲和上講記 2008開示(第三、四集)筆記

第六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藥師經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8溫哥華藥師經開示 (第三、四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_mnP_J0PpQ&list=PLfKQi8H6dRKAEkiSbbgaEs_HFEeOcY9p1)
日期:2017年9月21日


(第一輪)

今次華工繼續以海雲和上於零八年溫哥華的藥師經開示做分享,內容重點在第三、第四集的開示部分。

在分享之先,想補充一下經文翻譯的資料。前天,因要在電子閱讀器閱讀經文,我到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的網站找尋藥師經的電子版。那才發現,原來玄奘法師的唐譯本是沒有咒語的。想起寶珠師姐上次提到太虛大師有關藥師經譯本的介紹,又到網上查了一下,確認了大正藏的玄奘譯本的確沒有咒語,現今流通本的藥師咒和咒文前後段的文字都是從義淨法師的譯本中加進去的。這是對現行流通版本的一個補充。

回到海雲和上的開示,在第三、第四集中,主要就談藥師如來行菩薩道時的十二大願。

上次提到,和上教我們發願,就要發做不到的願。在講解十二大願之先,他開示了一個立願的方法。這裡簡單說一下:

拿一張信紙或比較恭敬的紙,用大約三百至五百字,把自己所想所要的寫下來,然後用紅包或紅信封裝起,放在佛像背後。明年的同一天,再把它拿出來,自己看看。假如要改的,就改一下,甚至重寫,那是一種進步。如是者每年看一次,大概頭三年都會大改,第四年開始穩定,改得比較少,第五年以後大概就可以定下來,那個願大概不會改了,而且也會是這輩子也做不到的願。十年後再看,有大進步的話,或者又想改一下、補充一下,不要緊,重點是一直更進步,以發願來推動自己。

看看藥師佛從前的願,都是「願我來世得菩提時」這樣發的,沒有一輩子就做完的願。做得到是隨喜功德,做不到的才是願。

玄奘大師這個譯本的十二大願,和上指出他們實際代表了七佛的總願。七佛的願都不太一樣,但都差不多,是同一類,十二個是一個歸納。

這是第一輪分享。

(第二輪)

和上對十二大願分別進行了兩重解讀,一重是文字上的現代解讀,另一重是十二大願的分類或結構解讀。

這一輪先就文字上的現代解讀選取部分內容來分享。

第一大願中,提到「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他這裡講的是三法印的情況,不只是數目。那世界是一個空性的世界,三法印合成一法印就即是空性。

第五大願中,也有「無量、無邊」有情,但就只有這兩個,表意上就是很多很多的有情,跟第一大願不同。

第六大願中,有「黠慧」一詞,黠與慧,兩個的意思都是智慧。「黠」拆開來是黑的吉,那「慧」或者可以說成是白的吉。這樣來理解,黑的吉就是黑暗中也得吉利的意思。「黠」的智慧,主要就是對幽冥眾生特別有幫助的智慧,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第六大願中,也提到「諸根不具」之人若聞藥師之名,皆得「諸根完具,無諸疾苦」。這裡不一定指生理上有殘缺,就可以立刻在生理上回復過來。佛教主要在心法,他主要是指療癒因生理而產生對內心的傷害,是先把內心的傷害修補。

第七大願,說的是要身心安樂,和上在這裡指出:人要活下去,有一樣東西很重要,那就是「生命能量」,而生命能量主要就是從「興趣」中來。小病的問題不大,大病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會怕,怕死,怕死就容易失去生活的興趣,那就沒有信心,沒有動力,真的要步向死亡。第七大願是要我們透過藥師如來的名號來提起信心,再從病中活出生活的興趣來,那才可能痊癒。

第八大願,講轉女成男。經文中的「女生」,不一定指女人,可以指心理上依賴性強的人。所謂轉女成男,他主要講的是人格性要能夠獨立。

以上是我認為值得特別提出來的解讀,在第二輪中分享一下。

另外,和上也提到,每一大願都有一個命運轉變的公式,都有一個修行方法,而十二藥叉則對應這十二個行法。不過,這次開示沒有詳談,只是提一下這點,讓大家留意、發掘。

(第三輪)

和上對十二個大願做了兩個分類,第一個把他們分做五體七用。五個大願是有關本體的願,七個是依體起用的願。

另一個分類,是「四根本、五妙用、三菩提」。四個根本是轉穢土成淨邦,五妙用是轉缺憾成完滿,三菩提是轉煩惱成菩提。

這裡先提出這兩個架構,詳細在第五集以後再有講述,不在這次分享範圍。

提出這個架構後,和上特別拿第十一和第十二這兩大願的專念受持來講,那是講「轉業成願」。我們有什麼業苦,那它就是我們要轉化的期望,那個願的發展,會轉化成我們的生命因素,那才有可能饒益眾生。不能只為自己,只為自己只能修福報。

我們要認識苦,對苦有感覺,然後從這些苦來發願。如果感受不到,可以再看看十二大願,裡面都有列出來,自己去感受。把苦轉成願,讓眾生能聞到你的本願、你的名號,再去轉變他們的心性。假如不能夠幫助眾生來轉掉煩惱和缺憾,那就不叫大乘。

至於利益安樂眾生,要注意平衡。我們要有自己的生命空間,但也要跟群族能共處。跟群族共處,要懂得體貼。兩者平衡,心靈才會得到滋潤,不會有一種空虛跟落寞的感覺。這才是眾生利益安樂,包括自己及他人。

依於悲的本體,就是慈悲,大慈悲的本體,以及願的性向,就產生千變萬化的妙用。願是因每個人而大同,而慈悲的本體,每個人都是一樣。如果我們感受不到,那只是我們沒有用功。如果我們能把那個大悲本體而發的願肯定下來,和上肯定的說,往生彌勒內院絕無問題。

這是第三輪分享,記得要肯定自己的大願。

2017年9月17日星期日

藥師經 - 海雲和上講記 2008開示(第一、二集)筆記

第五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藥師經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8溫哥華藥師經開示 (第一、二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_mnP_J0PpQ&list=PLfKQi8H6dRKAEkiSbbgaEs_HFEeOcY9p1)
日期:2017年9月15日

(第一輪)

藥師經是其中一部比較流行的大乘經典,但我從前總提不起勁去看,連打開也沒打開過。或者是時辰未到,緣份沒有成熟。

華嚴學會為海雲和上發起藥師結界,第一次在七月。當時才察覺,原來和上的年紀已不小,他這個年紀還四處奔走,其實應該有點累,真的希望他身體健康,繼續利益有情。因為當時正在結界誦地藏經,我沒有參加誦藥師經的結界,只參加了點燈,算是一點心意。

後來想不到的是,九月再進行第二輪藥師結界,之後還會有第三次,一直到年底,在年結海會時再做總迴向。那時也剛看到和上從前教導「請佛住世」是怎樣的請,故事的主人翁我忘了,但大約就是,師父示意要離開了,他的弟子立即安排打七法會,一個完了接著一個,做到師父要留住世間,結果師父就真的不走了,再留一下。現在的結界,也是一個接著一個,一做半年,一方面感覺有點嚴重,但另一方面又感覺不會有事。那麼強大的結界願力,我相信和上會留下來的。

九月二日剛好是我參加地藏法會的最後一天,那天我也參加了三皈禮。九月三日,第二輪藥師結界開始。和上說過地藏、藥師是兩大入門法門,那就打開經本去學我總不願去學的藥師經吧!

藥師琉璃光如來,是一個媒介,這個佛號要我們自己去提起生命調理的作用,從而回復本來那像琉璃光一樣燦爛的生命狀態。東方,表意是學法的開始,重點在轉化,要先拔除業障。

正法時期,眾生是解脫堅固,佛只要一開示,大家就都解脫去了。像法時期,差一點點,眾生有業障,所以文殊菩薩就請佛宣說「諸佛名號及本大願功德」,希望像法眾生能夠透過持念佛名和本願功德就把那個差一點點的地方補起來。

和上在開示中提到,我們現在是末法時期,我們都差了兩點點,不是一點點。我們還要再加上法界的加持力。他提供兩個參考給我們,第一個是心靈頻率穩定訓練,心靈要平靜、寧靜,要有寧靜的觀察力。簡單的訓練來講,就是打坐。第二個,要做反觀,就是反省和檢討的能力。這個反省和檢討的功夫用的越多,業障才消得越多。

想要解脫,這是一個非常大概的綱領,先在第一輪提出來。

(第二輪)

我們現在讀到的藥師經,由玄奘法師翻譯,就是西遊記三藏法師的原型。他的譯經特色,是原汁原味,雖然讀起來坳口,但卻能夠反映當時的印度文化。

如果讀過其他佛經,再來讀藥師經,第一次必定斷斷續續,人家「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邊卻換了一堆我連廣東話也不懂發音的字。「應正等覺」四個字,讀起來要怎樣分也不清楚。不過,這正正是可以留意的地方,有的反映了當時口語的發音,有的反映了當時印度文化背後的意思。

「薄伽梵」是一個例子,一般譯「世尊」,但「世尊」兩字,你不會感覺到它在印度文化的份量。在印度文化中,「薄伽梵」是最高的尊稱,相當於中國叫的「聖人」。玄奘大師只做音譯,不作意譯,讀經的人才會留意到,才會去查找背後的意義。

「曼殊室利」是另一個例子,和上認為跟玄奘大師是南方人的口音有關。這是當時口音的一個反映。

這裡盆開一下,我沒有答案,但值得想一下:為什麼玄奘法師翻譯心經又不是這樣翻呢?心經那譯文,跟其他所有玄奘法師的譯文都不一樣,其他都原汁原味,但心經明顯是精鍊出來的。比起其他法師的譯本,玄奘法師的譯本也更為精緻。為什麼這樣?

繼續談回藥師講記。海雲和上經常強調,讀經要留意當中的語言模式。經典很常有數字,要留意它的表法。在第一、二講中,和上為我們也解開了部分的法意。

以與會僧眾為例:

比丘八千人,當中的「八」是指八正道,不是數字上有八千人,而是行於八正道、應來此會的比丘眾。

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跟我們說三百六十是一個圓一樣,那表示一種圓滿,各種不同德性的菩薩都在的意思。

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人、非人等,前四類眾生是佛陀用四攝法度化的,後四類眾生是佛陀用四無量心來感化的。經文開展出與會人眾,也同時有它要表達的內涵。

這些表法還有很多例子,時間所限不一一例舉。以上是第二輪分享想帶出的兩點:譯文有它的文化意涵,經文有它的表法演繹。

(第三輪)

剛才提到經文的表法,現在多談一點。藥師經是文殊菩薩為像法以後的眾生請法,這裡有兩重意義。第一,曼殊室利的意涵就是般若空性。文殊菩薩請法,他的意含就是空性要起用,不能有智慧而不用。第二,空性起用,要怎麼用?要以大悲為本,他的作用就是為了饒益眾生。

佛入滅後,眾生都不能請佛開示,菩薩都先代後世眾生請輪法輪,我們應該為此感恩。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諸佛菩薩到世間來,要度的不是眾生生死流轉的那個假我,而是度眾生本身的那個法身慧命。眾生在娑婆世界都是真實的,但世間的一切萬法都是虛幻的。

出三界,入法界。所謂「入法界」,用現在的概念講,就是在整個宇宙中,具備自在出入每一個佛的淨土的能力,就算是回到娑婆世界,也可以乘願再來。

而願,則是生命因素所兌現的根本。菩薩淨土是依願長久修行而產生的,佛淨土則是菩薩淨土不斷完善、最後所達至的世界。

我們發願,就要發「做不到的大願」。做不到的大願,才能激發我們生命因素的成長,再而無盡超越,這是趣向佛淨土、入法界的根本所在。

回到第一輪的分享,藥師佛的本願,主要就在幫助眾生掃除障礙,那是學佛的開始。如果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的加持力不足,我們就要先懺悔、先淨心,調整自己的人格性,這是入門資糧的累積。

藥師佛也是「十號具足」的佛。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這五個形容他的德行圓滿。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這五個是對藥師如來最崇高的尊稱。一對加起來的另一種意義,是「圓滿法身」。而這也是印度文化的一個反映,要表現出佛陀比其他印度教的至尊更殊勝。

這次講記的第一、二集,經文部分就講到藥師佛的十號。他的十二大願,在第三集以後會提到。

大約兩個小時的講座,濃縮到九至十五分鐘來分享,也是一鍛練捕捉重點和重新組織的訓練。不善之處,還望指正。

啟動幸福家庭生活的密碼

第四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幸福家庭
影片:華嚴學會家庭議題講座 - 美麗人生 啟動幸福家庭生活的密碼
日期:2017年9月8日

(第一輪)

這次華藏工程討論的是家庭議題,題材是華嚴學會在高雄的一次講座 - 美麗人生 啟動幸福家庭生活的密碼。

我們,一般人,都有家庭。那是我們生活中最基本的歸宿,也是社會中最基本的一個單位。在華嚴的教育框架下,家庭議題屬於修行前行的前行,五大議題之一,藉以框正學員的人格,也算是從方內議題中的一個接引處。

講座中,有三位講者,分別是海雲和上、丁博士和沈督學,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啟動幸福家庭的一些要訣。這裡我不打算逐一詳談,只選取三個我認為很受用的「幸福密碼」來分享。

第一個,觀察、檢視。

在講座的上半場,海雲和上提到他們過去的讀書時代沒現在的物質豐富,例如讀書課室的燈光不足,如果要點燈火,大人又擔心不小心引致火災。現在的物質生活好上太多,但人們卻仍會感到不足。那是對自己生活環境欠缺了觀察、檢視,從而不知道幸福所在。

這個引申,其實也提醒我們要留意家庭、家人的好處,切莫因慣性享受而未能知福。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是必然,也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或許家人會有不足,但他們對家庭的付出,我們自己要去留意、去欣賞。

在今日的香港,母親不一定要留在家照顧孩子,很多中產家庭都有外傭,父母雙方都外出工作。有的家庭因住房的經濟需要不得不如此,有的則是因爲父母雙方都想繼續自己的事業。我自己算幸運,太太願意留在家照顧小孩。其實,在家照顧小孩的辛勞可能比外出工作還要重。

家庭主婦的工作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一星期七天,直到孩子長大為止。出外工作,尚有週末假期,還沒算有薪年假。在家,休息的時間可能還要看看孩子睡得好不好、有沒有踢開綿被著涼。

太太從前不太理會家務,現在有的家事習慣也未上手。有時,我下班回家,見到一片混亂,心情很多時都一陣煩燥。但多想照顧孩子的辛勞,多點理解,這些「火氣」也會慢慢弱了。我收拾得比她快,有的就我做好了。在這方面,我自己也在調整中。

這些留意,同樣也可以放到社會中:走在路上,我不懂得築路;交通便捷,做車建鐵路也不是我;手上一支筆很簡單,很我也不懂怎樣製作出來。今天很多的便利,是很多前人的心血,或者社會總有不足,但也總有很多心血我們在享受著,知福才能幸福。

(第二輪)

第二個幸福密碼,是丁博士談的一些技巧,分別對應夫妻、孩子、年老父母。

夫妻之間,應對不滿,我們可以嘗試用六秘來冷靜自己,說出來的話最好是「五句讚美,一句批評」。這也是「觀察、檢視」延伸下的應用,先想想對方的動機,說說這樣的動機下的五件好事,最後才說出自己的不滿。這樣一方面可避免直接衝突,也讓對方容易聽下自己的想法,讓事情有改善的餘地。通常,直接嘈交最後也解決不到問題,只是情緒宣洩,破壞感情。

教育孩子,重點不在孩子要如何如何,應在於自己要如何如何。自己怎樣,孩子就會學成怎樣。處理事情,父母可嘗試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然後當作自己要做處理去作準備、資料搜集,了解當中的困難、選擇。這樣在開導時才能引導孩子,對方才容易受落。另外要留意,我們只是引導,不是完全代他們做決定。

照顧父母,事事為他們打點,或者被認為是孝順。但講者對此有保留,他認為應留一手,有的事情,如果他們有能力處理,就讓他們自己處理,這是為了讓他們有一份存在感。如果事事替他們完成,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以為自己多餘,較負面的,可能想到自己是個負累。

存在感、受尊重每個人都需要,直接的向對方表達不滿,或者過度給予,無形中會破壞那份尊重和存在的感覺。對應不同人去應用不同技巧,其實大原則都是要關注那份存在和尊重。

(第三輪)

第一個幸福密碼要自己去覺察,第二個幸福密碼要留意別人的存在感,第三個,要想想制度、家庭中的分工。

過去的中國社會屬於「大家庭」時代,祖孫親族同地而居,所謂鄉教俗例,實際都是家庭教育,講究家教門風,自有一套制度和分工。

現代社會以小家庭為主,所生子女數量亦少,家族門教所起的力量已經息微,大家庭的家教、家訓也沒從前講究。有的家庭,父母在外工作,照顧孩子的工作都交到家傭身上(這狀況,國內大城市、台灣的情況我不清楚,起碼在香港很流行)。

海雲和上提出,家庭中,父母兩人,最理想是有一人留在家,父親或母親都行,另一人在外工作,這樣才有家教基礎。不要雙方都去做同一件事,孩子沒人理會。在家也一樣,家務要分工,不要父母都走在一起做相同的事情,要有人教孩子。

大家庭時代已經過去,我們要想想自己去建立自己的家風、門風,有自己的家訓、家教。那是父母要去建立。家庭有規矩,孩子的人格才能健全成長,對社會穩定才有基本支持。

在香港,早幾年已開始出現不懂自理的小孩。因為有傭人照料,小孩長大後都不太懂得自理生活簡單細節,小如綁腳帶也要他人幫忙。其他灑掃應對更不用談。國內因一孩政策所衍生的過份疼愛,早年也受到關注。或者台灣的情況也相去不遠,要不和上也不會強調灑掃應對,那應該要從家庭中教育出來。

提起自己的覺察力、留意家人的存在感、建立家庭的家教門風,進而為社會推動風氣,這也正是「大學之道」。

簡單分享完畢。

《打死不離三父女》- 閱畢小記

第三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電影《打死不離三父女》
日期:2017年8月25日

(第一輪)

東方世界的重男輕女觀念,一直到現代都比西方強。印度也是其中重男輕女的地區之一,生養女孩,大多被看作替別人家培育媳婦,女性的地位一般不高,十多歲就要嫁出去。馬哈維亞是摔角高手,他膝下四個女兒。如果一個個嫁出去,走的路就跟其他印度女孩無異。

2000年奧運,印度政府出鉅額獎金下,選手還只捧了個銅牌回來,馬哈維亞感到可惜,也決心要為國家訓練出金牌運動員。著手處,就是自己的女兒。那是一段打破固有觀念的崎嶇路。

女生應留長髮、穿運動服到處跑欠莊重、跟男生練習是丟臉,馬哈維亞全都不作理會。他要求的是嚴格、標準的摔角訓練,而目標是國際賽事金牌。在沒有社會支持、沒有政府支援的情況下,他只有自資、自建、自辦訓練場地和器材,甚至連工作都要辭掉,只靠家人和族人支援,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女兒的青春,從一般人的角度看,是浪費掉了。別人可以遊玩享樂,她們卻要每天艱苦訓練、控制飲食。朝早四點起床練跑,上課遲到,下課後繼續練習。按傳記記錄,一眾姊妹,當時最希望的是天降大雨,因為只有天降大雨才有暫停休息的機會。她們的練習量,實際也比國家正規培訓的要求要高,那是馬哈維亞的老派訓練要求。

經過一年半的訓練,馬哈維亞帶著大女兒去參加印度本土的摔跤賽。當然,這又遇到困難,幾乎所有主辦單位都拒絕女生參賽,有的甚至認為讓女生跟男生對賽是破壞傳統。他們不斷說服、不斷嘗試,直至一次,大女兒吉塔終可落場,一技壓倒對手,全場觀眾為之驚嘆,也為主辦方帶來可觀收入,情況才開始扭轉。

一路打來,以戰養戰,是第二重訓練。一直打到2005年,大女兒吉塔以18歲之齡登上全國摔角冠軍寶座,同時入選國家隊。翌年,二女兒芭碧塔在亞洲青少年錦標賽排名第一,也入選國家隊。現實中,之後數年,三女兒和另外兩位姪女通通都打遍全國,全都入選國家隊。馬哈維亞的家族,幾乎就代表了印度國家女子摔角隊。

2010年,大女兒吉塔終於取得了大英國協運會金牌,那是印度史上首次在協運會中取得的女子金牌。算是馬哈維亞十年努力的一份收穫。

他們的故事,不單單是體育競技的奮鬥故事,還是改變女性地位、改變傳統觀念的一種嘗試。現實中,馬哈維亞並沒有寄望有兒子去繼承他的金牌夢,他實際就直接拿自己的女兒做摔角手,對他來說,不論男女都是他的兒女,他都一樣喜愛。

這個故事還沒有完,馬哈維亞的夢想是為國家衝擊奧運金牌。2012跟2016都未能成功,他們的希望在2020的東京奧運。

(第二輪)

電影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談,但因為太新,暫不打算談太多,第一輪分享也留了一手,期望大家去看。

在印度當地,那不是一個新故事,但電影卻很賣座,全球票房來說,也打破了《PK》和《三傻》的記錄。可見,電影本身改編得好,也拍得很好。

值得留意的是,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全都是大牌演員,但為求真實,劇中所有的摔交動作都是演員親身上陣,無剪接、無替身。他們為了電影特訓半年,拍出來的效果很真實、有張力。另一則常流傳的花邊新聞是,有印度劉德華之稱的男主角阿米爾.罕為了這電影要增肥暴瘦,背後的原因,也是為求真實。製作認真,應該是這電影成功之處。

堅持、認真、有要求,同時貫串了電影故事和電影製作。這也是在工作上,我常常會提醒自己的。

我在香港的工作是機電工程,近年也參與一些國內項目,個人經歷,中國人或者都可以很勤力,但普遍都未算認真,或者要求不高。只要是認真一點、要求高一點的人,他們做事會非常突出,職位也一般較高。

記得一次到汕頭公幹,包了輛的士幾天,跟司機談以色列的創新能力,然後他問我,知不知中國什麼第一?本來我想說抄襲,但他卻搶著說「做假」。如果自認是一個中國人,想深一層,那是什麼感覺?抄襲還不算,做假才是第一。出自小城市平民之口,那算是深入到骨髓的現象。

審批材料,手上拿著各式的檢測報告,有的真是難分真假。核對報告內容,真的曾發現過明明超出規範參數要求卻填著「合格」的報告。

2008年北京奧運,鳥巢是主場館建築,世界矚目。2014年到北京公幹,抽空到場館區一看,見到鳥巢,才六年,感覺是十多二十年的建築,心想保養出了什麼問題?

工地完工,一本本完整的調試記錄應該齊全,但實際上工地完工,我也還沒見過一本本完整的調試記錄,不論是住宅、酒店、商場,或者是公家的高等院校建築。事後的運作問題卻時有跟進。

國家規範發展到今日,就算不是最先進(其實有的也很先進),也算是很齊全。但紙上完美,實行上還有相當距離。這要靠國人的努力。

世界難有完美,各地都有自身的缺點,問題是是否凸出。胡適早在1919年就寫下《差不多先生傳》,今天還值得國人警惕。

認真、有要求,加上一點堅持,是電影要帶出的成功之道。這跟《差不多先生傳》異曲同工,只是從正面來說。

(第三輪)

這是我第三次參與網絡華工實習,或者實行中未算是面對面的交流,但準備工作和分享內容都算是認真準備。文字交流時,也都認真閱讀。

今次的電影最長,但這次有關電影的分享最短。原因是不想談太多電影內容,另外是不想重覆上一次的模式。如果看完電影,又想看真實故事,台灣這個部落格分了四篇來寫,我覺得寫得很好,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58877518

電影原版應該是161分鐘長,國內刪了約20分鐘片段,不知道刪了什麼。今次看的是國內版本,香港版是原版,才剛上畫,或者遲些再看。

上年我生了孩子,因為家中共識三歲前不應看電子屏幕,所以家中基本上沒開電視。電影也有一年多沒看過。今次華工連看三套,也是另一種嘗試,嘗試在上下班或午飯時間用電話看、分段看。或者下次有好電影想看,也可以照板煮碗。

今次這套電影,星期二看了一段,星期三就有颱風打來,放了一天風假,在家就偷時間把電影看完。或者,也談一談風暴。

這次風暴強勁(但還未算最強級數),把澳門都打翻了。風光背後,原來是脆弱基建,水、電、通訊全停,預警遲鈍、救災遲緩。全球人均GDP第一,風暴來襲不堪一擊。災後,賭場比城區更快恢復電力。看來是天災,實際是人禍。

當權者只顧賺錢,沒有認真建設城市,就是這種結果,受害的是平民百姓。多幢樓房,全部窗戶破碎,那不會只是風力強勁,還是玻璃質量有問題。香港所承受的風力不少,玻璃窗也絕對比澳門多,近海當風處也有玻璃破裂,但不會是全幢破開。想一想,家是居民的主要避難所,窗戶全都破開,那是怎樣的避難所?

所有成就,都要建築在堅實的基礎上,而堅實的基礎,都建築在真切的用心,沒有那種用心,境界一來即倒。有沒有認真,總會是看得到。

最後一輪,想以閒談式結束。電影或者是華工實習的一個很好切入,不是直接的談論宗教,對一般人也容易受落,在家庭或朋友間也容易展開。有的人不太看書或文字,電影也不是連續劇,總體時間較短,看完做點分享,變相是建立話題做討論。有時候談生活,也不知從何說起,這樣是一個很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