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藥師經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8溫哥華藥師經開示 (第五、六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_mnP_J0PpQ&list=PLfKQi8H6dRKAEkiSbbgaEs_HFEeOcY9p1)
日期:2017年9月29日
(第一輪)
我們繼續學習零八年海雲和上的藥師講記,這次是第五、第六集。
這個部分承接前面的講解,詳談藥師十二大願的兩大結構分類, 第五集談「五體七用」,第六集講「四根本、五妙用、三菩提」, 其實還沒有講完,應該要把第七集的前半部分,談「專念受持」 的部分也歸起來,才算是一個完整段落。
個人覺得,第五集的內容應該是這次開示中精華中的精華, 雖然後面沒看完,前面也有不少重要之處,但第五集應該是精華。 和尚在這裡沒有提到圓融道,但這裡應該是圓融道背後的理論核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佛教為什麼那麼強調發願?理論上講, 一切眾生的生命都是共一的,但實際上我們感受得到嗎? 尤其是討厭的人,怎麼能想像跟他們共一?我們應該如何去感受、 接通那份生命感?
記得念大學的時候,還沒有真正認識佛教, 於是問老師有什麼書可以介紹,他就叫我看南懷瑾先生的《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那本書其實是普賢行願品的講記, 附錄中還有普賢行願品、淨行品和各大菩薩發願的經文。可以想像, 雖然書名有「基本」兩個字,當時我看了幾頁就已經一頭霧水。 但因為那位介紹的老師對我來說很有份量,我就勉強把書看下去。 以後一段時間,我把書都放在背包,有時間就重溫一下。 當時有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就是「為什麼要發願?」, 還有一個特別的問題「為什麼要度眾?」或者問「 為什麼發願要依於眾生?」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好像問「為什麼要做好事?」一樣, 但想深一層,這些跟斷煩惱、了生死有什麼關係?跟接通「 生命總電源」有什麼關係?這是我一直帶著的疑情。
今天有今天的答案,明天的答案又可能會改一下。 因為看第五集的時候又鈎起了我的疑情, 所以在第一輪分享就先說一下。
(第二輪)
第五集簡單說來,是談怎樣以願力來跟諸佛菩薩和眾生相應, 當中的相應,會產生療癒和轉化的效果, 實際是整體生命的提升和共嗚。佛菩薩、我及眾生,都是平等共一, 但這共同的生命力要以願力來體證。
先談本體。法界中只有一佛,叫做毘盧遮那佛,也叫法身佛。 那個層次,法界即是法身。
因為要教化眾生,所以有不同的報身佛和化身佛。 他們在因地有不同的定位,所以有不同的願,不同的性德, 不同的生命因素。這樣就容易跟不同的眾生相應。此外, 他們在因地發願,就是給生命因素活力。
我們發願,假如跟某位佛菩薩已成就的生命因素相應, 就會有加持力。我們的願是依於自己和他人共有的苦而發, 那亦會與那些人的生命相應。 所謂法界因緣的重組就是指因願力相應而產生的成長和生命改造。
(註:以上都是用擬人法去描述本體生命中的相應、共嗚)
楞嚴經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有兩句: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 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我們發願行願,體證的就是這份生命感。而這生命, 不會因為我們肉身壞滅而消亡。
圓融道三要件是對三寶具足信心、盡形壽行菩薩道和歸零。當中, 對三寶具足信心是培養自己生命與佛菩薩相應。 盡形壽行菩薩道就是行願淨化,在佛菩薩的加持基礎下與眾生相應, 對整體生命提升。歸零, 就是遇到挫折時回到三寶和自己本願這個原點,經過反省、檢討, 再重新出發,不致迷失。
這種體證,不是用大腦的邏輯推理去證立的。 或者理論架構要用大腦,但那份生命的體會、 生命的提升必須要經過實踐來完成。我們的信心和生命, 都會從實踐中得到增強和成長。
跟上次華工一樣,真的希望大家都能夠肯定自己的大願, 用這些大願去跟諸佛菩薩和眾生相應。
(第三輪)
在培養與佛菩薩相應這一點上,還有一個基礎,叫心靈頻率穩定。 發願行願那個圓融道是工程面,心靈頻率穩定訓練是技術面。 這個訓練主要就是培養三昧力。
在第五集,和上提了一個技術訓練出來,那是念佛的穩定。 如果念佛一小時念六千聲,每分鐘就念一百聲。這個頻率要保持, 不能這分鐘五十聲,那分鐘一百五十聲。
這個方法和上在很多地方都有提過, 重點是念佛那個頻率要念到穩定。可能每個人的速度也不同, 要自己算、自己計數,一分鐘念多少遍,十分鐘念多少遍, 一小時念多少遍。掌握以後要把頻率保持下來。當心靈頻率穩定, 只要不是自私的願,就可以跟佛菩薩直接相應。不擬人化的話, 就是跟真實生命相應。
淨土法身、真實生命存在的事相, 在藥師十二大願的一至四願描述出來。第一,自身光明,佛與有情, 同一無異。第二,智慧具足,遍照世間。第三,不匱乏。第四, 去邪歸正。
五妙用,在第五、第六、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願表現出來。 第五願,講的是「直指」,用戒就直接表現什麼可作,什麼不可作, 直接矯正,這主要對行者而言。第六願,講的是「漸成」, 疾苦的相已成,這個願講的是調整、恢復,主要對眾生而言。 第十願,指的是解外在因素之困。第十一和第十二願, 主要在談衣食住行育樂皆得滿足。
十二願中,有三大願都有「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分別是第七願、 第八願和第九願,分類上叫三菩提。第七願, 是指轉化意識層直接感受的問題,如匱乏、疾病等。第八願, 是指轉化潛意識中的問題,如心性上的依賴。第九願, 講的是轉化知見的問題,知見的轉換即是淨土的根本。 所以這個願講的不是相,也不是用,是有關本體, 它是對本體的總結。
這裡很簡單的把念佛修定和「四根本,五妙用,三菩提」帶一下, 作為第三輪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