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星期日

阿彌陀經 - 海雲和上講記 2008開示(第三集)筆記

第二季 第三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阿彌陀經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8馬來西亞檳城開示(第三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rTLVZso-4&list=PLyUPrEyFLitmmf-s94H8HqN-kXv2dPd-k&index=13)
日期:2017年11月17日

(第一輪)

今天我們來到馬來西亞彌陀經開示的第三集。這裡從經文的器世間部分談到眷屬世間部份。當中的一句「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和上提示這就是分段的關節處。在整部經文中,這句話出現了四次。而這也是阿彌陀佛的心法。

在十大願王中,這個心法就是二十八個字:「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完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在無量壽經中,就是法藏比丘花五劫時間,在兩百一十億佛剎中集結其中最殊勝國土的這個修法。

這個心法是最直接的修行路,當中的精華就是三十七道品,它的成就就是極樂世界。

來到這裡,心法已經說了,但如何修呢?如果說修三十七道品的話,又如何修呢?這次開示,佛陀主要跟羅漢開示,如果要強調的是應用佛法,那我們不是羅漢的凡夫,還是在家人,讀了阿彌陀經,反過來就要先看看我們的基礎是什麼。

這個基礎,或許還不是佛教的東西,例如我們的人格性、跟家人、朋友、同事的相處是否和諧等等。簡單講即是五大議題的處理,各方面都要做好,然後再講佛教的基礎,三十七道品這方面。

所有的修法,重點在基礎要做好。這在第一輪先點出。

(第二、三輪及自由分享)

和上在開示中提到一個很實在的修法,「把生活周遭最方便的東西,拿起來就裝著這些寶華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供養佛,就用生活中最方便的東西。而供養佛的意思,不是狹義的拜佛,而是培養自性善根。至於如何培養自性善根,還是回到應用七菩提分: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攝受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提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這七個。

記得讀地藏經的時候,最令我有感受的是第十三品地藏菩薩的誓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後來我認為,這也是圓融道行菩薩道的心法。不過,這種心法其實很「空」,因為它太廣,實踐中不容易抓要領。現在開示中的應用七菩提分,即是十大願王的法供養,則更清楚、更具體,可以作為摸索的具體指導。

對在家人而言,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庭和工作中渡過,當中如何應用十大願王的法供養,會有很多探索空間。

我是個愛整潔的人,有時候下班回家,見到一片混亂,心裡不是味兒,很多時就會發一陣脾氣,埋怨太太怎麼處理不了。我奇怪怎麼十五分鐘能夠處理的家務,攪了一天也處理不完。後來我覺察到這是過往兩人成長背景不同所致,大家都有自己的習慣,有了孩子後,這些習慣衍生的影響更是明顯。現在,我還會發脾氣,但也試著自己多動手去整理,減少埋怨,讓家裡和諧一點,以後慢慢進步。雖然利益的人只是在家幾個人,但也算是一顆小苗吧。

在工作中,可以多想一下做的事情有沒有人性。雖然背後不免有商業利益考慮,但總有的事情可以帶著人性去處理。

我剛轉到一幢新建的辦公樓做物業管理,那個項目很大,新建的大樓也只是部分完工使用。那還未完工的部分,剛巧在上週發生了工業意外,一位升降機技工因爲意外,掉落了電梯井道,救出來一天後,也因為受傷嚴重而去世了。那些調校設定工序,即使在交付使用後的日常維護中也會遇到,怎樣避免同類意外,改善監管或程序,甚至是時刻的安全教育,除了是電梯公司的責任,也會是大廈管理方將來的責任。那不只是一條人命,還有家人的傷痛。那位去世的技工還有妻兒,上司叫我們想像一下他們的情況。上班時家裡有三個人,晚上只剩下兩人,上至下都要認真想像一下。

如果由技工層面到管理層面各方面都能用心,或許什麼事也不會發生,各人或許也不會覺察到當中的作用。但那份用心,如果忘失了,意外就容易會發生。其實,那份用心要帶著人性才能起作用,起作用的時候,就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怎樣在生活中如說修行、利益眾生等等,在家人在實際生活中也可以有方方面面的實踐。從小處做起可以打基礎,也可以培養善根種子。如果想不到怎樣行菩薩道,這也是一個入手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