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日星期六

《愛情天文學》- 閱畢小記

第一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電影《愛情天文學》
日期:2017年8月11日

(第一輪)

《愛情天文學》這部電影,讓我想起《P.S. I Love You》,也是伴侶離世,男方在生前精心準備了一封封的書信、訊息,在離世後的一定時間發給女方,讓她慢慢適應,最後回歸到現實生活。

不過,個人覺得《愛情天文學》沒拍得那麼流暢,有的地方甚至有點生硬,或許電影本身有太多面向想表達,還要用天文學去包裝,令觀眾不易投入。電影最深刻的,應該是對白。

「在某處另一個你留下了,在那裏另一個我微笑著。另一個我們還深愛著,代替我們永恆著,如果能這麽想就夠了。 」

 這電影,愛情是主題,愛可以打破限制、可以探索永恆、可以療癒。

男主角Ed是一位老教授,女主角Amy是一位大學生。Ed有家室,還有子女,女兒比Amy還大幾個月,可是當中的感情,還比不上對Amy六年間的愛。主角身份的設定,就要表現愛情不受年齡、道德所限。

Ed對Amy的愛,甚至要用盡自己生命最後的三個月來表現。他精心安排,逃離家園、去到小島、寫下留言、拍下短片、約好朋友,為的就是離世後,透過友人分毫不差的發出信息,讓Amy感到Ed仍然存在,陪伴著她,引領著她,藉此去延續那份愛。

對Ed來說,Amy對他的愛,讓他得以活在未來。對Amy來說,Ed對她的愛,讓她從過去,活在當下。愛,是當中的橋樑,好像連接了過去、現在、未來,打破了時間的限制。Ed能夠被未來的Amy解讀,也就像精神永存。

愛,也讓Amy因Ed的引導而重新生活。Ed生前把錄影留下,希望Amy能跟母親回復正常關係。Amy剎那間雖然生氣,甚至切斷了與Ed的「聯繫」,但因為懊悔、因為愛,最終卻找到了Ed丟棄了的失敗錄影,知道他每一段片段都是病苦下費盡心力錄下來的,當中沒有多餘,只有愛意。因此,Amy也嘗試回復跟母親的連繫,慢慢去重建關係,同時亦化解了從前因失去父親的悲痛。

Ed的失敗錄影片段,同時也揭示出寄給Amy的短片本身並不完全反映真實。成功的短片中,Ed看起來健康無異,實際上卻已病入膏肓,身體狀況其實更多時無法控制。虛幻,終歸要回到現實。那份愛,只有轉化到現實生活,才能發生積極的影響。

愛無所限,延向永恆,帶來療癒,時虛時實,在乎你如何把捉,這是電影的第一重解讀。

(第二輪)

第二重解讀,是分身。

「分身」可能是劇中出現最多的概念,當中可以有不同意思。一個意思,是時間上的分身,過去、現在、未來。Ed生前錄下短片,做就「未來身」,讓Amy在當下與已成「過去身」的Ed延續情感。正如電影中的對白:「在某處另一個你留下了,在那裏另一個我微笑著。」這樣的分身,就如可以永恆活著,永恆相愛。

電影同時以天文學家觀察星際來說明這種「分身」。因為光速和距離所限,現在人們所見的星際,實際可以是上千年、上萬年前的境象,我們好像在觀測宇宙,但那都是過去傳來的光、傳來的波。就算某星雲當下實際上已消亡,但它過去留下的光,現在仍然可能觀測得到。現在身,就是未來身,而人們看到的,實際是過去身。

「分身」另一個意思,是同一個人,自身有不同角色:是情人、是兒女、是學生、是演員;是丈夫、是父親、是學者、是病人。Amy在劇中的演員身份,分飾多角,也正正在表現分身在這方面的意思。每一個分身,背後都有他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可以有他們的交集,令每一個分身變化,或是成長。

Ed把錄影留下,引導Amy回復跟母親的關係。那是讓「情人分身」導向「兒女分身」,也是「影像之愛」導向「現實之情」的一個轉化。這是把Amy帶回現實的一個關鍵。

兼職電影替身的Amy,代理人替她接拍了一段翻車意外片段。Amy原初不願意,因這正正是現實中父親意外離世的原因,她不想勾起那段悲痛回憶。但經過與母親關係的修補,她漸漸懂得面對,丟開過去不幸,積極向前走。這也是Ed所希望Amy能做到的。最後,Amy也能成功完成演出。在此可看到,「情人分身」療癒「兒女分身」,同時也影響「演員分身」。

電影最後,是Amy的藝術模型。那是Amy在失去Ed聯繫後,當藝術模特時所留下的悲痛痕跡。製作者當時認為這是失敗之作,但其後卻感到它充滿生命感。藝術模型的頭部,因為製模時的悲傷震動,產生了多重面容。在「情人分身」與「模特分身」這交集中,藝術模型把傷痛的分身都凝住了。初看是失敗,細看、放在展廳,卻意味著放下傷痛、重新上路。Amy看了一下模型就離開了,門外,是等著她的男生。

如果時間是橫軸(X軸),角色是縱軸 (Y軸),「分身」在兩重意義下,就像在不同象限中編織出一幅生命的圖畫。當中是過現未一體,各樣生命因素在交織,悲歡離合、情愁愛恨,皆從於此。

(第三輪)

回過頭來,想談一下為什麼我說電影不容易投入。

細味一下,男角丟開一切,用臨終的三個月去為戀人精心製錄短片、安排寄送機制,而且還要在身體狀況不穩的情況下不斷重拍,直至拍出理想片段。那份情,可見是極之深刻。

不過,電影開頭的交代,看來只像一位老教授找來一位年輕學生當情婦,而且雙方都經常分隔兩地。雖說有六年的時間,但這樣的關係,跟那份極端深刻的情感,是有非常大的落差。電影交代不到那份深刻情感的基礎,是一個頗大的缺陷,因為劇情發展下去的基礎,就是這份情感。

情感基礎的空洞,令得男角的安排看起來有點誇張。女角因爲短片中提到母親,就即時打下11個「Ed」去中止通訊,也顯得有點兒戲,與空洞的情感一致,卻與深刻情感的設定相違。這又顯得女角其後要找回連繫的瘋狂情感有點突兀。

當然,情感可以是不可理喻的,但這樣的情感,在感覺上不真切。

其次,是永恆與現實的矛盾。電影用短片去延續愛,藉以營造生命的永恆,但到電影尾段,男角在生前拍下的最後短片也明言個人的無力。女角重新生活,本身也意味放下過去,這其實沖淡了電影中永恆的意味。

Ed最後的一段話: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限的。是因為人們犯了錯,才會讓生命有死亡,有的人至死都無法明白自己犯下的錯誤是什麼。

而我多麼慶幸我知道我做錯的事,我錯在相逢恨晚。這是我犯下的錯,所以我必需承擔我的過錯。」

似乎很有味道,但細想一下,那意境有點堆砌。如果不是相逢恨晚,男女雙方又如何去演繹生命無限呢?整套電影,就是因為相逢恨晚,才可以用短片去營造出死亡餘韻的味道。

整段尾片,感覺就像要推翻原來的電影主軸。或者,不是推翻,導演和編劇實際想帶出的是另一種意思:當下才是永恆。

愛要及時,生活要及時,重要的是當下。過去,可以對話,但著眼點,是當下,那就是未來。人、物皆會逝去,而發生過的事件將恆存於宇宙。


第三種解讀,是矛盾中的其他意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