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很多地方容易一讀而過,表面看來正面,背後可以有另一個故事。
論語.為政 2.14 提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個「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最終原來是悲慘結局。
孔子五十以後,多涉實際政治,五十後曾仕魯,六十後曾仕衛,年期都不長,實際是流亡列國居多。不過,弟子穿梭於各國間,算有一點影響力。孔子的最大理想,興周復禮,始終未能實現。
孔子亡命,子路必從。居衛,子路為蒲邑宰,是孔悝的家臣。孔子返魯後,子路還留在衛國從政。從大局看,是魯國背後支援衛國出公。另一勢力為晉國,支援衛國流亡太子蒯聵。
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蒯聵返衛奪權,劫持孔悝(蒯聵的外甥)。子路當時正從陳返衛,剛好碰見另一位同門子羔(高柴,同是衛出公臣下),警告他不能回去,子路卻回說「食焉,不辟其難」。在城門下又被公孫敢(衛大夫)勸阻,子路再回「利其祿,必救其患」。最後,子路見到蒯聵,被蒯聵的手下「以戈擊之」,死於衛國之亂。死前,冠纓被砍斷,要把帽冠戴好。左傳記「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
孔子對子路的死,極度哀傷。禮記.檀弓記載「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一生講禮的孔子,哭於中庭,以師長之身拜吊者之來,可見孔子已悲不自控。哭過後,孔子再問使者子路是怎樣死的,使者回說「醢之矣」,即是剁成肉醬!
半生教學,晚年為理想流亡列國,至親的學生因自己曾涉衛政,最終受牽連而死,甚至被剁成肉醬。那種悲慘,外人也能想像。
左傳.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子路於哀公十五年冬殉難,孔子未過兩季也跟著離世。
回頭看「從心所欲,不踰矩」,現實是不太從心,也不一定不踰矩,但那才見現實、人性、真情。
讀古文,看到很多人性,也讀到很多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
原文
左傳.哀公十五年
衛孔圉取大子蒯聵之姊,生悝,孔氏之豎渾良夫,長而美,孔文子卒,通於內,大子在戚,孔姬使之焉,大子與之言曰,苟使我入獲國,服冕乘軒,三死無與,與之盟,為請於伯姬,閏月,良夫與大子入,舍於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寺人羅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欒寧問之,稱姻妾以告,遂入,適伯姬氏,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與五人介,輿豭從之,迫孔悝於廁強盟之,遂劫以登臺,欒寧將飲酒,炙未熟,聞亂,使告季子,召獲駕乘車,行爵食炙,奉衛侯輒來奔,季子將入,遇子羔將出,曰,門已閉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踐其難,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難,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門焉,曰,無入為也,季子曰,是公孫也,求利焉而逃其難,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大子焉用孔悝,雖殺之,必或繼之,且曰,大子無勇,若燔臺半,必舍孔叔大子聞之懼,下石乞,盂黶敵子路,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孔子聞衛亂,曰,柴也,其來由也死矣,孔悝立莊公,莊公害故政,欲盡去之,先謂司徒瞞成曰,寡人離病於外久矣,子請亦嘗之,歸告褚師比,欲與之伐公,不果。
禮記.檀弓上.7
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