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 第二次網絡華藏工程講稿
主題:阿彌陀經
影片:海雲和上講記 - 2008馬來西亞檳城開示(第二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pZktibSss&list=PLyUPrEyFLitmmf-s94H8HqN-kXv2dPd-k&index=7)
日期:2017年11月10日
(第一輪)
第二集的內容很豐富,在第一、二輪的分享我會分享兩個行法,第三輪講一下彌陀經的殊勝。
第二集裡,和上提到一個行法,跟他講經有關。他的大意是說:「我們要把聽來的整理,整理成一個理論,然後一直講,一直講,講到變成你的東西。這個東西會指引著你,成為你的生命因素。」
這個行法,華工的訓練就包含其中,我們現在就是把聽來的整理,然後分享。在「聆聽、理解、包容」當中,我們去感受別人的體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們透過實踐去印證所聽來、所體會到的東西。從體會當中,我們可能會對之前的整理再調整。這個過程的重覆,是要提煉出每個人自己的生命因素。
單純吸收回來的是知識,但經過整理、實踐、體會、調整,慢慢會變成我們的生命因素。當我們重看經典,當中的解讀會因著我們生命的成長而不同。
論語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當中這個「習」字,就是在生活中練習、實踐的意思。不是把知識重覆又重覆的溫習記入腦,而是要把學來的應用實踐,再自己去體會,變成自己的東西。當重讀這句「不亦樂乎」,才能有所感受。
紅樓夢我怎樣也看不完,但人家說,不同的年紀看,會有不同的體會。這裡也反映出生命體會跟經典解讀的關係。
佛教經典、和上開示這類宗教體驗更是如此,我們可以懷疑,但同時可以自己去實踐,自己去印證。有生命的體會,才會有真正的法喜。這不是跟「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相通嗎?
(第二輪)
這輪分享談談和上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的解讀,再帶出七菩提分的行法。
「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那個「七」,可解讀為七菩提分。七菩提分有「欄楯、羅網」的作用,隔斷紅塵的干擾,同時也如「行樹」般建設,開展自性淨土。這個「七」要提三次,表法是重重無盡。(三這個表法,我們在藥師經的分享中也提過。)
這個七菩提分,我們見到的是它的作用,「欄楯、羅網、行樹」,那是應用七菩提分。應用七菩提分即是十大願王中的法供養,而那個法供養,即是經文所提的: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攝受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提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這七個。
一般理解的法供養是講經說法,但在普賢行願品的開示中,和上提過,經文中「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後面那七個供養,才是法供養的具體意思。至於講經說法,它其實是稱讚如來。就像釋迦佛講說阿彌陀經,經文後面的表述也是說釋迦佛,乃至六方佛的說法都是在稱讚阿彌陀佛。
「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再加上「四寶周匝圍繞」,四寶可以是四無量心、四攝法,總之是佛陀正法,那已經意味著一套行法。那就是把七菩提分、四無量心都融入到生活中。
雖然說來容易做來艱難,但在心裡把七菩提分、慈悲喜捨存養起來、在實際生活中盡可能把它們實踐,不斷檢討、調整,人生自然會慢慢改變。
(第三輪)
經過和上的開示,阿彌陀經一直展開,把三十七道品都帶了出來。極樂世界的燦爛莊嚴都是建基於三十七道品而成就的。
在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在五劫中摘取了二百一十億個佛土的殊勝而成就彌陀淨土。對照小本阿彌陀經,二百一十億個佛土當中,最殊勝精華的部份,就在三十七道品當中。可以說,三十七道品就是最直截了當的修法。外道的方法或許也可以開發生命的體驗,但它們很可能會繞彎路。佛陀正法的殊勝之處,就在於它直截了當。
而阿彌陀經用於表法的語言模式,它沒有把三十七道品直接說出,全部都是用很形象的描述去展示。那重意義在於帶出三十七道品的應用。所以說阿彌陀經是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轉折,亦即是基礎佛法到應用佛法的轉折。
阿羅漢去到極樂世界,以後就是佛法的應用。一心不亂的來到極樂世界,之後開展的也是佛法的應用。在佛陀的僧團中辦道,成長以後,重要的是應用。不是真的等到死了以後再去極樂世界學習,然後再回來度人。辦道、成長、應用,可以同時在這一生當中發生。